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炎海
(1).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峯硉兀火云升。”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鰐鱼惊。” 明 唐寅 《题东坡小像》诗:“乌臺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髮臣。”
(2).喻酷热。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苦热行:“右备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宋 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漢語大詞典》:苦热(苦熱)
苦于炎热;酷热。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宋 苏轼 《泛舟城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國語辭典》:隆暑  拼音:lóng shǔ
盛暑。晋。张华〈劳还师歌〉:「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晋。陆机〈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漢語大詞典》:毒热(毒熱)
(1).酷热。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晚復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王统照 《司令》:“大而圆的花萼,躺在土地上被毒热的阳光晒着,渐渐变了颜色。”
(2).指酷烈的暑气。 元 杨载 《太古雪》诗:“ 回中 避暑时,持用消毒热。” 清 陈维嵩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词:“毒热鎔金,火云焦釜。”
《國語辭典》:焦灼  拼音:jiāo zhuó
1.被火烧灼。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神奇》:「银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聊斋志异。卷七。二商》:「视兄嫂,两股焦灼。」
2.非常焦虑、著急。《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听得,十分焦灼。」
《漢語大詞典》:炎酷
盛暑;酷热。 唐 左牢 《蝉蜕赋》:“於以警素秋,於以戒炎酷。”《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南方之地,分外炎酷,军马衣甲,皆穿不得。”
《漢語大詞典》:炎毒
(1).酷热。 唐 杜甫 《雨》诗:“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臺。”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2).指湿热的瘴气。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残热(殘熱)
犹酷热。 唐 方干 《采莲》诗:“採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分類:酷热
《國語辭典》:瘅暑(癉暑)  拼音:dàn shǔ
苦热。宋。范成大〈次韵温伯雨凉感怀〉诗:「穷山更瘅暑,惫卧不举头。」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炎兵
喻酷热。谓炎天伤人有如兵刃。 林景行 《篮舆长行数里草径裹湖花篁入岫》诗:“惜余病微质,未足当炎兵。”
《漢語大詞典》:焦热(焦熱)
犹酷热。《淮南子·兵略训》:“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憀。” 唐 方干 《上张舍人》诗:“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隆炽(隆熾)
酷热。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二:“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炎光兮隆炽,对阴兮霜雪。” 清 唐孙华 《酷暑次日忽大风雨》诗:“昨日炎威正隆炽, 烛龙 衔日升 扶桑 。”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炎铄(炎鑠)
酷热。 唐 寇坦 母 赵氏 《古兴》诗:“明月流素光,轻风换炎鑠。”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熇暑
酷热。文选·左思〈魏都赋〉:“宅土熇暑,封疆障癘。” 李善 注引《埤苍》:“熇,热貌。”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焦暑
酷热。 清 黄景仁 《喜新凉》诗:“经旬苦焦暑,一雨快披襟。”
分類: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