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虚中
(1).没有杂念,心神专注。礼记·祭义:“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郑玄 注:“虚中,言不兼念餘事。” 清 唐甄 潜书·思愤:“虚中者,道所居也;空外者,心所安也。美好盈於外,爱乐縻於中,则心佚而道亡。”
(2).身体内部虚弱。文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吕向 注:“虚中,精气竭也。”
(3).虚心;谦虚。 晋 孙绰 《庾公诔》:“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 清 唐甄 潜书·病获:“虚中以与人,直己以遇诈。”
(4).空腹;中空。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主人设食, 原平 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飱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明 刘基 《尚节亭记》:“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5).石钟乳之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國語辭典》:虚己(虛己)  拼音:xū jǐ
虚心不自满。《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國語辭典》:虚心(虛心)  拼音:xū xīn
1.谦退容物,心不自满。《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老残游记》第二○回:「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
2.心有所愧而胆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其实不知甚么根由,怎当得虚心病的露出马脚来。」
《漢語大詞典》:中虚
(1).指胸腔。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2).指心。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3).里面空虚。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4).犹虚心。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5).中气虚弱。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漢語大詞典》:虚意
犹虚心。孔丛子·独治:“ 耳 又使谓 子鱼 曰:‘……王又 闻 子贤,欲諮良谋,虚意相望也。’ 子鱼 遂往。 陈王 郊迎而执其手。”
分類:虚心
《漢語大詞典》:夹起尾巴
狼狈。例如:咱们老实,才会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夹起尾巴跑。
虚心。例如: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虽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仍然极为谦卑地夹起尾巴。
分類:虚心狼狈
《國語辭典》:开怀(開懷)  拼音:kāi huái
敞开胸怀。形容人欢畅没有牵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众人重到肆中,开怀再饮。」
《國語辭典》:虚怀(虛懷)  拼音:xū huái
胸襟宽大而谦让。《文选。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虚怀博约,幽关洞开。」也作「虚襟」。
《國語辭典》:摧折  拼音:cuī zhé
1.摧毁、折断。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也。」唐。李山甫〈〉诗一○首之四:「只为摭楼又拂桥,被人摧折好枝条。」
2.挫折。唐。韩愈〈县斋有怀〉诗:「蹉跎颜遂低,摧折气愈下。」
《漢語大詞典》:虚受
(1).虚心接受。语本易·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孔颖达 疏:“君子以虚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泽,故能空虚其怀,不自有实,受纳於物,无所弃遗。” 南朝 梁 沈约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之二:“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规谏》:“﹝ 张玄素 谓 太宗 曰:﹞臣观自古已来,未有如 隋 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於上,臣弼违於下,岂至於此。” 宋 范仲淹 《从谏如流赋》:“所以明虚受之功,所以得上善之旨。及霤之士,虽濡首而何伤;补衮之臣,思澣衣而可美。”
(2).谓无德才而接受官位。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
《漢語大詞典》:虚伫(虚佇)
虚心期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范 虽实投 桓 ,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瘞在此,故来省视。’ 桓 悵然失望,向之虚佇,一时都尽。”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佇,时议气欲夺。” 宋 陈亮 《制举》:“肆我主上,切於求言……其於国家之大略,当世之大计,人之所不敢言而上之虚佇以待者,固将无所不闻矣。”
《漢語大詞典》:虚襟
(1).虚怀,虚心。晋书·姚兴载记下:“太子詹事 王周 亦虚襟引士,树党东宫。”《魏书·高道悦传》:“是以置鼓设谤,爰自曩日;虚襟博听,义属今辰。”隋书·辛德源传:“ 齐 尚书僕射 杨遵彦 、殿中尚书 辛术 皆一时名士,见 德源 ,并虚襟礼敬,因同荐之於 文宣帝 。” 唐 贺遂亮 《赠韩思彦》诗:“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虚襟。”
(2).淡泊的胸怀。 明 顾梦游 《夜投祖堂勗公房》诗:“老僧具客主,入夜披虚襟。”
《國語辭典》:谦虚(謙虛)  拼音:qiān xū
虚心谦让不自满。《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章谦虚下士,收进时辈,甚得名誉。」《晋书。卷四四。郑袤传》:「默宽冲博爱,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
《國語辭典》:下意  拼音:xià yì
1.委屈己意。《汉书。卷四五。蒯通传》:「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2.虚心求教。《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3.决定、主张。《魏书。卷六九。崔休传》:「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悯爱。」
4.随意、随便。《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两日,就打发他家去。」
《漢語大詞典》:逊志(遜志)
(1).虚心谦让。 宋 孔文仲 《制科策》:“古之圣贤,屈己执谦,和颜逊志。” 清 陈确 《学谱》:“学务逊志下人,随处求益。”
(2).顺心,迎合心意。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仲尼 不諫,惧将困於妇言; 叔孙 诡辞,畏不免於虎口。故明王审逊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谓忠,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愿听逆耳之言,勿受逊志之语。”
《漢語大詞典》:蚁斗(蟻鬭)
亦作“螘斗”。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以“蚁鬭”形容体虚心悸。 唐 李群玉 《北风》诗:“蝶飞魂尚弱,蚁鬭体犹虚。”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鬭作牛闻。”
(2).比喻微末的争斗。 唐 元稹 《竞渡》诗:“捨此皆蚁鬭,竞舟何足论。” 清 陈维嵩 《沁园春·又戏代叔岱先生答》词:“嘆古往今来,几场蚁鬭;山林朝市,到处蜗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