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膝前
(1).腿膝前面。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落横釵於袖下,敛垂衫於膝前。”
(2).指父母的身边。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我不得不回想父母膝前的旧梦。” 茅盾 《一个女性》三:“如果此时她是在母亲膝前,她一定要放声哭了。”参见“ 膝下 ”。
(3).跪着向前移动。北史·裴文举传:“总管 韦孝宽 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前於席。”
《國語辭典》:膝下  拼音:xī xià
1.膝盖底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2.指父母跟前。如:「承欢膝下」、「膝下犹虚」。《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父亲年老,儿子不敢远离膝下。」
3.书信中子女对祖父母或父母的提称语。如:「父母亲大人膝下」。
《漢語大詞典》:襜衣
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男则绕腰络腋,横巾右袒。女乃襜衣下垂,通肩摠覆。”
《国语辞典》:打扦  拼音:dǎ qiān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众人一齐起身相迎,见面之后,都恭恭敬敬的作揖。不料这小爷们是打扦打惯的,见了人一伸腿就湾下去了。」也作「打千」、「打佥」、「打千儿」。
《国语辞典》:打佥(打佥)  拼音:dǎ qiān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金瓶梅》第三五回:「那小厮打了个佥儿,慢慢低垂粉颈,呷了一口。」也作「打千」、「打扦」、「打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