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破碎  拼音:pò suì
1.割裂。《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夏侯胜》:「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2.毁败。《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丑虏破碎,遂扫厥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次入一国,都无一人,只见荒屋漏落,园篱破碎。」
3.破裂散碎。如:「玻璃破碎一地。」元。苏彦文〈斗鹌鹑地冷天寒套。紫花儿序〉曲:「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
《漢語大詞典》:披猖
(1).亦作“ 披昌 ”。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 谊 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 有隋 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 明 屠隆 《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 萧黄流 与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罢计 洛阳 ,羣寇披昌。”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 日本 与 俄 争我 满洲 ,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 郭沫若 《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2).溃散;失意;狼狈。梁书·王僧辩传:“ 上党王 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北史·王晞传:“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东周 既削弱,两 汉 更沦没。 西晋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贼,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诉,又为 绍荣 所隔,披猖至此。”
(3).飞扬。 唐 唐彦谦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漢語大詞典》:解结(解結)
(1).解开结扣。《诗·卫风·芄兰》“童子佩觿” 毛 传:“觿,所以解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郭石洲 言, 中州 有 李生 者,娶妇旬餘,而母病,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
(2).消除郁结;解开疙瘩。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糺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3).谓溃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杨锐》:“潜使一卒从间道出,烧栈絶,寇众解结。”
(4).释冤;解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忽其家狐祟大作,妇女近身之物,多被盗掷于他处,半月餘乃止。遗履之疑,遂不辩而释,若阴为此妇解结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我们那里的阔人家,一有丧事,每七日总要做一些法事,有一个七日,是要举行‘解结’的仪式的,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
《漢語大詞典》:冰碎
谓溃散。隋书·卫玄传:“﹝ 卫玄 ﹞於军中扫地而祭 高祖 曰:‘……臣二世受恩,一心事主,董率熊羆,志梟兇逆。若社稷灵长,宜令丑徒冰碎,如或大运去矣,幸使老臣先死。’”
分類:溃散
《漢語大詞典》:消靡
(1).溃散。后汉书·伏隆传:“ 大肜 、 高胡 望旗消靡, 铁脛 、 五校 莫不摧破。”
(2).消磨。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英雄豪杰,皆汨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觉。”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镇日酒壚中,把壮志消靡。”
分類:消磨溃散
《漢語大詞典》:散溃(散潰)
溃散。谓军队被打垮而逃散。南史·循吏传·杜慧度:“ 慧度 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 循 众舰俱然,一时散溃。” 明 陈子龙 《蒿里行》:“懦帅不御众,散溃以流亡。”
《漢語大詞典》:班散
(1).分给。晋书·列女传·郑袤妻曹氏:“ 袤 等所获禄秩, 曹氏 必班散亲姻,务令周给,家无餘貲。”
(2).犹溃散。宋书·袁淑传:“ 淑 上议曰:‘……围溃之众,匪寇倾沦;攻制之师,空自班散。’”
分類:分给溃散
《漢語大詞典》:失丧(失喪)
(1).亡失。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
(2).指溃散。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四折:“逼的箇 吕温侯 逃命荒,八健将已中伤,杀的那败残军尽皆失丧。”
(3).失去。荀子·性恶:“ 孟子 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恶也。’”
(4).谓失去力量,衰败。荀子·富国:“人皆乱,我独治;人皆危,我独安;人皆失丧之,我按起而制之。”
《漢語大詞典》:沮散
沮丧涣散;溃散。三国志·魏志·毋丘俭传:“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 淮 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北齐书·孙腾传:“ 腾 以朝廷隔絶,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於 高祖 , 高祖 从之,遂立 中兴主 。” 唐 柳宗元 《晋问》:“风云失势,沮散远去。”
《國語辭典》:乱兵(亂兵)  拼音:luàn bīng
1.失控的军队或溃散的士兵。《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纪》:「舞阳君亦为乱兵所杀。」
2.兵乱、战事。《国语。晋语八》:「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
《漢語大詞典》:惊溃(驚潰)
惊慌溃散。后汉书·冯异传:“赤眉不復识别,众遂惊溃。”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陛下引忧恐之师,进涉危地,或有惊溃,在爪牙之臣,谁能制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我兵追及之,侍卫 阿玉锡 以二十二骑直薄其营,呼噪突入,贼众惊溃。”
分類:惊慌溃散
《漢語大詞典》:退散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后汉书·班超传:“ 莎车 遂降, 龟兹 等因各退散。”三国志·魏志·任成威王彰传:“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数千骑卒至……用 田豫 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隋书·天文志下:“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时还不能够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们,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减退消散。 宋 陆游 《八十四吟》:“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
《國語辭典》:崩溃(崩潰)  拼音:bēng kuì
1.崩裂毁坏。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文帝即位二十三年,日月薄蚀,地数震动,毁坏民庐舍,关东二十九山,同日崩溃。」
2.溃散瓦解。《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序》:「陈涉起兵,天下崩溃。」
《漢語大詞典》:冰散
如冰块溶化似地溃散。 汉 蔡邕 《黄钺铭》:“治兵示威,戎士角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 羌 戎 受首于西疆, 百固 冰散于东邻。”《北齐书·文宣帝纪》:“ 关 峴 衿带,跨躡萧条,肠胃之地,岳立鴟跱,偏师才指,涣同冰散,此又王之功也。”
《國語辭典》:散兵  拼音: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兵。《史记。卷九五。夏侯婴传》:「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
2.旧时军中供役而未经正式编制的兵士。《隋书。卷八。礼仪志三》:「事毕,大将、亚将等,各就牙帐。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蕃,五日而代。」
3.战斗时各个散开,以分散目标而进攻的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