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沉忧(沉忧)  拼音:chén yōu
深忧。《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分类:深忧
《漢語大詞典》:端忧(端憂)
闲愁;深忧。文选·谢庄〈月赋〉:“ 陈王 初丧 应 刘 ,端忧多暇。” 李周翰 注:“端然忧愁,以多闲暇。” 唐 杜甫 《遣闷》诗:“餘力浮於海,端忧问彼苍。”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方在端忧之际,忽惊非次之恩。” 清 黄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寸襟隔千里,端忧各延颈。”
分類:深忧
《國語辭典》:忧寻(憂尋)  拼音:yōu xún
深忧。《淮南子。缪称》:「父之于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
分類:深忧
《国语辞典》:湛忧(湛忧)  拼音:zhàn yōu
深忧。《文选。张衡。思玄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
分类:深忧
《漢語大詞典》:沈忧(沈憂)
亦作“沉忧”。 深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二:“去去莫復道,沉忧令人老。” 宋 曾巩 《秋夜》:“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王统照 《车中》:“原来他正沉在一种幽绵的细微的沉忧的感思之中,所以没有注意到自己所立的地位。”
分類:深忧
《國語辭典》:杞忧(杞憂)  拼音:qǐ yōu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忧太重之故,吾独憾山农不能终身滚滚也。」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二回》:「家范固严,杞忧亦甚。」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