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遣兵  拼音:qiǎn bīng
派兵。《三国演义》第三回:「曹操一面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权摄大事,遣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分类:派兵
《国语辞典》:拨兵(拨兵)  拼音:bō bīng
派兵、分出兵力。如:「拨兵支援」。
《国语辞典》:伐丧(伐丧)  拼音:fā sāng
利用对方办丧事时,派兵攻打。《太平御览。卷一三○。皇王部二八。高祖孝文皇帝》:「当以萧鸾死,礼不伐丧,乃诏反旆。」《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且说周世宗才登大位之后,便遭那北汉主刘崇举兵伐丧。」
《國語辭典》:英法联军(英法聯軍)  拼音:yīng fǎ lián jūn
清咸丰六年至十年(西元1856~1860),英法联军进侵广州,虏总督叶名琛,复入天津,犯北京,焚圆明园,清帝避于热河,由俄使调停,订北京条约,辟商埠,割九龙南端与英,并偿英法军费,联军始退。
《国语辞典》:古宁头之役(古宁头之役)  拼音:gǔ níng tóu zhī yì
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共派兵渡海侵犯,在金门古宁头一带,被国军包夹击溃,俘获共军团长以下官兵七千馀人,获致空前大捷。也称为「古宁头大捷」、「金门大捷」。
《国语辞典》:穿鼻草约(穿鼻草约)  拼音:chuān bí cǎo yuē
清朝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英国政府派兵攻占定海。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帅谈判,议定草约,称为「穿鼻草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两国国交平行等。
《漢語大詞典》:对汛(對汛)
旧谓两国或两个地区在交界处各自派兵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