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亮相  拼音:liàng xiàng
1.戏曲中主要演员于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做一短暂停顿的静止姿势,藉以突显角色神态、加强戏剧效果。也作「亮像」。
2.比喻公开表示态度、立场或说明观点。如:「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公开亮相,说明事情的原委。」
《國語辭典》:文戏(文戲)  拼音:wén xì
较重唱、念白或做工,而较少表演武打的戏剧,相对于武戏而言。
《漢語大詞典》:跌仆
亦作“ 跌扑 ”。亦作“ 跌扑 ”。
(1).跌倒;摔跟头。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 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 陈荒煤 《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2).指武打动作之一。《九尾龟》第二回:“ 陈云仙 仍扮 武松 ,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3).遭受挫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清 戴名世 《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漢語大詞典》:刺肚
传统戏曲武打程式。指以兵器刺向对方腹部。一方“刺肚”,另一方则以“封腰”招架。
《國語辭典》:武把子  拼音:wǔ bǎ zi
武行的技艺俗称为「武把子」。
《国语辞典》:套招  拼音:tào zhāo
电影或电视的武打动作片在拍摄之前,先由演员练习招数,称为「套招」。如:「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在套招时不幸伤了左眼,导演只得临时换角。」
《国语辞典》:动作片(动作片)  拼音:dòng zuò piàn
电影中以武打、特技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如:「最近戏院上映的新片,都是一些武打动作片。」
《国语辞典》:亮像  拼音:liàng xiàng
戏剧中的人物在出场、下场或一节武打、舞蹈完后,做一全神贯注的静止姿势。也作「亮相」。
《国语辞典》:打仔  拼音:dǎ zǎi
1.受人雇用、替人打架的人。也称为「打手」。
2.电影戏曲艺术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武打的演员,称为「打仔」。
《国语辞典》:动作演员(动作演员)  拼音:dòng zuò yǎn yuán
表演武打、特技或以武打、特技表演见长的演艺人员。如:「这名动作演员不仅武打动作俐落,演技也很好。」
《国语辞典》:唱作念打  拼音:chàng zuò niàn dǎ
戏曲上指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唱工、做工、念白、武打。
《國語辭典》:功夫片  拼音:gōng fū piàn
以表现拳斗武打为主的电影片。
《漢語大詞典》:赌擂(賭擂)
比武打擂台。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三折:“小人是 深州 饶阳县 人氏,姓 刘 ,是 吃刘千 ,特来与 独角牛 来赌擂。”
分類:比武武打
《國語辭典》:大打出手  拼音:dà dǎ chū shǒu
原指戏曲中的主角同几个人对打。后亦形容凶狠打人或相互斗殴。如:「他们双方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國語辭典》:打出手  拼音:dǎ chū shǒu
1.戏剧中互相投掷传递武器的技巧,称为「打出手」。也称为「过傢伙」。
2.打架。如:「他俩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