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诗联(詩聯)
(1).诗中的上下两句。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明 李开先 《中麓拙对序》:“属对在文事中为末技,然童而习之,至白首有不能得其肯綮者,此与诗联夐别。”
(2).指楹联。 明无心子《金雀记·探春》:“桃符遣岁,爆竹传声,诗联献吉,颂句新清。”
《漢語大詞典》:楹帖
楹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潘芝轩 尚书未第时……其封翁 云浦参军 索余书楹帖一联云:‘ 老蘓 文学能传子, 小宋 才名不让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西河检讨 晚年自署楹帖云:‘千秋经术留天地,万里蛮荒识姓名。’”参见“ 楹联 ”。
分類:楹联
《國語辭典》:楹联(楹聯)  拼音:yíng lián
悬于门旁或柱子上的对联。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为诗词形式的演变。
《國語辭典》:题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题字于柱上。如:「他在凉亭里挥毫题柱,写下了一副对联。」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漢語大詞典》:忠骨
忠烈者的遗骨。 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庙祀下引 松江 徐 氏女题 岳 坟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國語辭典》:题署(題署)  拼音:tí shù
在匾额、对联或书画上题字、签名。《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誇荒夷。」
《國語辭典》:上联(上聯)  拼音:shàng lián
对联的前一半。
《國語辭典》:题款(題款)  拼音:tí kuǎn
在书本或字画上题写作者姓名、年、月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