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徽章  拼音:huī zhāng
佩戴在身上用以识别身分、职业、阶级的标志,大多以金属制成。如:「童军徽章」、「纪念徽章」。
《國語辭典》:铭旌(銘旌)  拼音:míng jīng
一种丧具,丧礼中在灵柩前的长幡。由有名望的人署名题写死者的姓名、官衔、封赠、谥号。《周礼。春官宗伯。司常》:「大丧共铭旌。」《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道台道:『谁人题的铭旌?』」也作「明旌」、「旌铭」。
《漢語大詞典》:朱幡
见“ 朱旛 ”。
《漢語大詞典》:风幡(風幡)
亦作“ 风旛 ”。风中的旗幡。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师寓止廊廡间。暮夜风颺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復醻答,未曾契理。师曰:‘可容俗疏輙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后用为典实。 宋 陆游 《示客》诗:“风旛毕竟非心境,瓦砾何妨是道真。”
《漢語大詞典》:珠幡
饰珠的旗幡。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闻声者入道,见形者除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兔罗国:“珠幡布列,宝盖駢罗。”《花月痕》第五回:“白马素车,犹是 范 张 同气;珠幡宝盖,终殊 娟 润 双栖。”
分類:旗幡
《漢語大詞典》:素旗
(1).指古代灵柩前的白色旗幡。上写死者姓名、官衔等。文选·曹植〈王仲宣诔〉:“何用誄德,表之素旗。” 吕延济 注:“素旗,杂帛为之,即今之铭旌幡也。”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一:“ 湘水 秋风至,凄凉吹素旗。”
(2).指刑场上悬挂的白旗。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 孙安国 亦谓 皓 罪为逋寇,虐过辛癸,梟首素旗,不足谢寃魂。”
《漢語大詞典》:青节(青節)
(1).道教的青色旗旛。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实欲执青节,从白蜺,陪饮 崑崙 之庭,观化 玄元 之府。”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诗:“几回游 閬苑 ,青节亦随身。”
(2).指竹子。 唐 李峤 《竹》诗:“白花摇凤彩,青节动龙文。”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一:“一峯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絳云。”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一:“种玉乱抽青节瘦,刻繒轻染絳花圆。”
《漢語大詞典》:宝幡(寶幡)
亦作“ 宝旛 ”。 佛寺中悬挂的旗幡。《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於阶道侧竪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 唐 綦毋潜 《题鹤林寺》诗:“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这中元节,村中男女,许到 白云庵 与皇后 周娘娘 悬挂宝旛。”
《漢語大詞典》:青幢
(1).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紫綬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
(2).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唐 韩愈 《楸树》诗:“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漢語大詞典》:佛多
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坟时,焚烧纸钱制成的旗旛、伞盖,此种祭礼谓之“佛多”。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世族之祭扫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製成幡盖,陈於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漢語大詞典》:纸幡(紙幡)
亦称“ 纸引 ”。 纸制的招魂幡。旧时丧家用纸作旗幡,上书死者名讳及生卒年月日,谓之招魂幡。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挑着个纸幡儿,招展着痛苦伤情。”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十:“ 阿兴 把招魂纸引插在潮湿的坟堆上。”
《漢語大詞典》:绥旌(綏旌)
亦作“ 绥旍 ”。 垂旒舒展的旗幡。绥,通“ 緌 ”。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郑玄 注:“绥,谓垂舒之也。” 孔颖达 疏:“旌,谓车上旗幡也。尚威武故,舒散旗幡,垂绥然。 何胤 云:‘垂放旌旗之旒,以见於美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畅轂埋轔轔之辙,绥旍卷悠悠之斾。”
《國語辭典》:旌铭(旌銘)  拼音:jīng míng
旧时出殡时,在灵柩前写明死者官衔的旗子。《后汉书。卷三九。赵咨传》:「复重以墙翣之饰,表以旌铭之仪。」也作「铭旌」、「明旌」。
《漢語大詞典》:铃幡(鈴旛)
铜铃和旗旛。古代常并用于园中,以驱雀护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三:“天花岂用铃旛护?活色生香五百春。”
《漢語大詞典》:仙幡
供奉神佛的旗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仙旛捧,懺悔儘教指头肿,绣出鸳鸯别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