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漢語大詞典》:弹痕(彈痕)
枪弹或炮弹击中物体后留下的痕迹。 郭希仁 《从戎纪略》:“近城门两面垛堞数十丈,无处无弹痕,其密处几不能辨砖形。”
《漢語大詞典》:弹镊(彈鑷)
弹击镊子,使发响声。镊工以此招唤主顾。 宋 黄庭坚 《陈留市隐》诗:“时时能举酒,弹镊送飞鸿。” 清 梁同书 《日贯斋途说》:“ 山谷 《陈留市隐刀镊工》一首末句云:‘弹镊送飞鸿。’余幼年所见,凡业是工者,皆手持大镊,弹之作声,今则絶响矣,始知弹镊乃古也,村野人名曰‘唤子’。”
《国语辞典》:擦枪走火(擦枪走火)  拼音:cā qiāng zǒu huǒ
擦拭枪只时意外发生子弹击发的现象。比喻做事因意外而导致预料之外的结果。如:「我们并不怕对方演习的威吓,就怕擦枪走火引起本不该有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