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名族  拼音:míng zú
1.著名的家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清。毛奇龄〈坞里张氏族谱序〉:「吾邑张姓皆名族,而源委不一。」
2.名字姓氏。《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漢語大詞典》:自名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國語辭典》:仙籍  拼音:xiān jí
1.登录仙人姓名的簿册。唐。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2.古时科举及第者或朝廷侍臣的名籍。唐。孟球 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唐。李沧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漢語大詞典》:注选(註選)
应试获选,注授官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小哥注选尚宝中书了。”
犹注拟。 唐 朝选举制度,凡应试获选者,尚书省先注其名姓履历于册,再经考询而后选授官职。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选士》:“听分付,説与礼部,凡天下中式士子,都要参謁太尉府,方许註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漢語大詞典》:无名子(無名子)
(1).谓无名望的人。 唐 陈子昂 《卧病家园》诗:“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卧病谁能问,閒居空物华。”
(2).指匿名造谤的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飞书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习,谓之过夏。”
(3).泛指不知其名姓者。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寻有无名子改前诗,作 秩 寄 欧公 诗,曰:‘笑杀 汝阴 欧少保 ,新来处士听朝鸡。’”
(4).果名。胡榛子的别名。果仁与木皮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阿月浑子﹝集解﹞引 李珣 曰:“按 徐表 《南州记》云:‘无名木生 岭 南山谷。其实状若棒子,号无名子。 波斯 家呼为阿月浑子也。’”
《漢語大詞典》:悬名(懸名)
张榜公布名姓。隋书·刑法志:“其为盗贼事发逃亡者,悬名注配。”
《國語辭典》:隐迹埋名(隱跡埋名)  拼音:yǐn jī mái míng
隐藏自己的踪迹及真实姓名。《孤本元明杂剧。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屈于下流,著某随处体察采访。」也作「隐迹藏名」。
《国语辞典》: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拼音:zuò bù gǎi xìng,xíng bù gǎi míng
无论在何处,做任何事,都不能更改隐讳自己的名姓。形容处事光明磊落,有勇气担当。如:「我闯荡江湖多年,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没什么不可见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