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害盈
谓使骄傲自满者受祸害。《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福谦在纯约,害盈犹矜骄。”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或以鬼神害盈,皇天辅德,故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殷帝 自翦,千里来云。”
《漢語大詞典》:恤患(卹患)
谓济人于患难。 明 刘基 《春秋明经·莒人伐我东鄙》:“凡书‘救’者,皆善其恤患而解纷也。”
救济遭受祸患的人。后汉书·皇后纪论:“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己;焦心卹患,自强者唯国。”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 黄河 白日,亟亶诚言,分灾卹患,事非虚旨。” 唐 皮日休 《春秋决疑》:“故 春秋 之时,灭人国者多,救人国者鲜, 仲尼 旌其卹患也。”
《國語辭典》:殃民  拼音:yāng mín
使人民遭受祸害。如:「祸国殃民」。《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清。曾国藩〈王翰城刺史五十寿序〉:「福民,则我实福之也;殃民,则我实殃之也。」
《漢語大詞典》:触祸(觸禍)
遭受祸殃。 汉 王充 论衡·辨祟:“人不触祸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狱。”
《漢語大詞典》:罹咎
遭受祸患。语出《书·洪范》:“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国语·晋语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罹咎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
《漢語大詞典》:损败(損敗)
(1).损失;损坏;破损。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元典章·户部七·至元新格》:“诸官物出给,先儘远年。其现在数多用处数少不堪久贮者,速申该上司作急支发,毋致损败。”
(2).遭受祸患,身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漢語大詞典》:遭害
(1).犹言被杀害。《禅真逸史》第三五回:“次早回復,都一般説,乡村百姓遭害,贼党到处,鸡犬不留。” 华山 《鸡毛信》:“那年鬼子进山抢粮,差点没把妈烧死!跑不及的,都遭害了。”
(2).指遭受祸害。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光绪三年》:“﹝蝗蝻﹞未入沟者,翼成而去,稻田幸未遭害。”
《漢語大詞典》:任患
承受祸患,承担过失。左传·成公二年:“ 韩厥 献 丑父 、 郤献子 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乎?’” 清 梅曾亮 《梅个园传》:“新进多文巧机利而玩法,乾没而不顾后,私小智,破大体,为之首者,缩蓄深闭,莫肯任患,而奏销始失期。”
《漢語大詞典》:贻乱(貽亂)
留下祸乱,使受祸乱。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虏虽再来,不復求渡,腾突纷扰,貽乱 江 南。”
《國語辭典》:遭瘟  拼音:zāo wēn
遇上瘟疫神。指遭遇祸害、倒楣。《西游记》第三二回:「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著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金瓶梅》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里遭瘟,直到如今!」
《漢語大詞典》:离殃(離殃)
遭受祸害。《楚辞·招魂》:“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汉 刘向 《九叹·惜贤》:“ 晋 申生 之离殃兮, 荆 和氏 之泣血。”文选·张衡〈思玄赋〉:“行颇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李善 注:“离,遭也。殃,咎也。”
《漢語大詞典》:共害
共同承受祸患。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是以分天下以厚乐,而已得与之同忧;饗天下以丰利,而我得与之共害。”
《漢語大詞典》:魇昧(魘昧)
(1).用法术使人受祸或使之神智迷糊。云笈七籤卷四六:“常能诵之,则终身不被魘昧。”
(2).指用药物之类使人迷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造畜:“魘昧之术,不一其道。或投美饵,紿之食之,则人迷罔,相从而去,俗名曰‘打絮巴’, 江 南谓之‘扯絮’。”
《國語辭典》:殃及池鱼(殃及池魚)  拼音: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故受累。参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条。
《国语辞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fǎn shòu qí luàn
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