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陵迟(陵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种酷刑。先将犯人肢体斩断,后割咽喉处死。《辽史。卷一一三。逆臣传中。耶律牒蜡传》:「牒蜡不降,陵迟而死。」也作「凌持」、「凌迟」。
2.折磨、磨难。《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汉将王陵变》:「苦见陵母不招儿,遂交转队苦陵迟。」也作「凌迟」、「陵挂」。
3.渐趋衰败。《诗经。王风。大车。序》:「礼义陵迟,男女淫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
《國語辭典》:凌迟(凌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称古代的酷刑。历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杀之人受尽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将犯人肢体斩断,后割咽喉;有的以刀剐头、脸,断手足,剖胸腹,再砍头。《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骿,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也作「凌持」、「陵迟」。
2.欺凌虐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五出》:「事到头来,全无区处,受尽凌迟,如今悔之无及。」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将小子痛凌迟,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3.败坏、衰败。《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今堤防凌迟,体制未立,死刑过制,生刑易犯。」
《國語辭典》:凌迟(凌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称古代的酷刑。历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杀之人受尽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将犯人肢体斩断,后割咽喉;有的以刀剐头、脸,断手足,剖胸腹,再砍头。《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骿,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也作「凌持」、「陵迟」。
2.欺凌虐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五出》:「事到头来,全无区处,受尽凌迟,如今悔之无及。」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将小子痛凌迟,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3.败坏、衰败。《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今堤防凌迟,体制未立,死刑过制,生刑易犯。」
《國語辭典》:磔刑  拼音:zhé xíng
古时分裂犯人肢体的酷刑。
《漢語大詞典》:碎割凌迟(碎割凌遲)
古代一种酷刑。细细切割人体。俗称“剐刑”。《说唐》第六二回:“﹝ 高祖 ﹞龙颜大怒,即传旨将 马伯良 碎割凌迟,一门皆斩。”亦作“ 碎剐凌迟 ”。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三:“自然,碎剐凌迟,我们也不怕,就是让那些大老爷高兴,却值不得!”
《漢語大詞典》:淩迟(淩遲)
1.衰退;衰败。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道化凌迟,流遁遂往,贤士儒者,所宜共惜。”《梁书·侯景传》:“兼属 魏国 凌迟,外无勍敌,故能西取 华陵 ,北封 淮泗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日之事,反正而兴之在陛下,其遂凌迟不振,亦在陛下。”
2.俗称剐刑。封建时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始于 五代 , 清 末始废。宋史·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凌,一本作“ 凌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香洲先生》:“忽命舆大搜 张 室,得木杵於牀下,血痕殷然,尺寸与格伤合,遂定以凌迟详报。”清史稿·诸王传六·允禩:“ 张明德 坐凌迟处死。”
《漢語大詞典》:斩剐(斬剮)
斩刑与剐刑。斩,砍去头颅。剐,割肉离骨,最后致死。皆古代的酷刑。《檮杌闲评》第二八回:“迟日旨下,俱斩剐於西市示众。”
《漢語大詞典》:驴床(驢牀)
古时一种刑具。有钉的木架,剐刑时,将犯人钉在架上处死。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罪皆有状,使狥于庙,相次以驴牀钉二男四女六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