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5分类词汇 5
《漢語大詞典》:锓梓(鋟梓)
刻板印刷。书板多用梓木,故称。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眉山 史学斋 绳祖 内子著《锦官百咏》,鋟梓於 柯山 倅廨。” 明 归有光 《与王子敬书》:“《水利録》已鋟梓,奉去四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京师士大夫及四方诗人和者数百家,鋟梓为《三元诗集》。”
《漢語大詞典》:刻梓
刻板印刷。旧谓出版印行。 明 王廷相 《刻〈齐民要术〉序》:“侍御 钧阳 马公 直卿 按治 湖 湘 ,获古善本,閲之,喟然曰:‘此王政之实也。’乃命刻梓范民。” 明 刘刚 《〈日损斋笔记〉后序》:“所著有诗文三十三卷,《义乌志》七卷,并以刻梓流布於士林间。”
《漢語大詞典》:模印
亦作“橅印”。
(1).刻板印刷。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有集百卷,自篆於板,模印数百帙,分惠於人焉。”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唐 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右散骑常侍 徐鉉 等上《新定説文》三十卷,令模印颁行。”
(2).谓规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徐坚 ﹞少贫苦而好学,凡诗文、书画、橅印,皆能自闢门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吴文澂 ﹞能诗,尤工书画,凡篆、隶、真、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及刻碑模印诸事,莫不通而习之。”
《漢語大詞典》:锓枣(鋟棗)
刻板印刷。书板多用枣木,故称。 宋 王迈 《钱方言岩仲之泰尉尤溪》诗:“及瓜上日相催迫,鋟枣通宵细校讐。”
《漢語大詞典》:刊墨
刻板印刷。 宋 叶适 《〈播芳集〉序》:“於是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名之曰《播芳》,命工刊墨,以广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