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旌节(旌節)  拼音:jīng jié
1.古时使臣所执的符节,用以示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唐。杨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
2.旌与节,唐、宋节度使的仪仗。《旧唐书。卷一一七。崔宁传》:「先时,张献诚与旰战,献诚屡败,旌节皆为旰所夺。」《宋史。卷一五○。舆服志二》:「孝宗诏以其藩邸旌节,迎置天章阁。」
《漢語大詞典》:圭符
封官爵的信符。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顷深汰珪符,妙简铜墨。” 李善 注引周礼:“上公之礼执桓珪,诸侯之礼执信珪,诸伯执躬珪。”
《漢語大詞典》:桓圭
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周礼·春官·大宗伯》:“公执桓圭。” 郑玄 注:“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在 扬州 汪鲁佩 家,见桓圭,长七寸,葵首垂繰,质粹沁红,真三代物也。”参见“ 六瑞 ”。
《國語辭典》:六瑞  拼音:liù ruì
古代王、公、侯、伯、子、男诸侯于朝聘时所持的六种玉制信符,以别尊卑。《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中山 保塞 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3).借指州郡长官。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國語辭典》:六瑞  拼音:liù ruì
古代王、公、侯、伯、子、男诸侯于朝聘时所持的六种玉制信符,以别尊卑。《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漢語大詞典》:合竹
谓如符竹之相合。符竹,即信符。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两马八蹄踏兰苑,情如合竹谁能见。” 叶葱奇 注:“合竹,据説文:‘符,信也, 汉 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合竹’指如符竹的相合。”
《国语辞典》:杆儿上的(杆儿上的)  拼音:gǎn ér shàng de
杆儿,指乞丐首领的信符。持杆儿的人,即乞丐首领,有管理乞丐的权力。。
《漢語大詞典》:驺虞符(騶虞符)
一种饰有驺虞图形的传信符。新唐书·车服志:“传信符者,以给邮驛,通制命……东方诸州给青龙符,南方诸州朱雀符,西方诸州騶虞符,北方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
《國語辭典》:杆儿(桿兒)  拼音:gǎn ér
1.细长的棍子。如:「笔杆儿」、「枪杆儿」。
2.旧时乞丐群中,首领所拿的信符。更代时交给下一任首领。
《漢語大詞典》:焚符破玺(焚符破璽)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庄子·胠箧:“焚符破璽,而民朴鄙。” 郭象 注:“除矫诈之所赖者,则无以行其姦巧。”
《漢語大詞典》:青龙符(青龍符)
隋 唐 时颁发给东方诸州的传信符。新唐书·车服志:“传信符者,以给邮驛,通制命……东方诸州给青龙符,南方诸州朱雀符,西方诸州騶虞符,北方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左者进内,右者付外。行军所亦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