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马蹄(馬蹄)  拼音:mǎ tí
1.马足底由皮肤衍生而来的角质鞘。唐。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
2.《庄子》书的篇名。全篇以马为譬喻,申明老子所言「无心作为,人民自然感化;清静不扰,人民自然正当」的旨意。
3.荸荠的别名。参见「荸荠」条。
《漢語大詞典》:马蹄草(馬蹄草)
莼菜的别名。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莼
分類:莼菜
《國語辭典》:本末  拼音:běn mò
1.树的主干和枝节。汉。马融 长笛赋:「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彟矩。」唐。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2.事物的根本与细节。《易经。系辞下》:「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史记。卷六。秦始皇纪》:「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3.事情的原委、经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分明说得后唐国祚个本末了。」
4.先后次第。《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
《國語辭典》:学道(學道)  拼音:xué dào
职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的官。也称为「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ào
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书经。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ao
北平方言:(1)指性子猛烈、剧烈。(2)指蛮横、霸道。
《國語辭典》:上达(上達)  拼音:shàng dá
1.晓达德义。《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下情达于上级。《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
《漢語大詞典》:好语(好語)
(1).赞扬、称颂的话。史记·南越列传:“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復归,亡国之势也。” 唐 李贺 《沙路曲》:“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汇解:“好语,谓民间称颂之语。”
(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 刘孝标 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 文帝 曰:‘好语动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4).温和婉转的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秘书曲水砚:“ 大受 以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郑 以好语调停之。”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引经:“有 王生 者,宅为人所夺,久不给直,讼於官。 陈 不能决,第好语曰:‘毛诗云:维鹊有巢,维鳩居之。 王秀才 独不能作鹊耶?’闻者笑之。”
《漢語大詞典》:行义(行義)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國語辭典》:坐啸(坐嘯)  拼音:zuò xiào
閒坐啸歌,无所事事。《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文选。丘迟。旦发鱼浦潭诗》:「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漢語大詞典》:善言
(1).有益之言;好话。孟子·离娄下:“ 禹 恶旨酒,而好善言。”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方今天子仁圣……乐善言如不得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万岁:“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法家亦以特指儒家的仁义之言。韩非子·饬令:“飭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老子:“善言,无瑕謫。”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史记·五帝本纪:“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 张守节 正义:“ 共工 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
《漢語大詞典》:为行(爲行)
(1).谓行仁义之事。庄子·盗跖:“ 子张 问於 满苟得 曰:‘盍不为行?’” 成玄英 疏:“何不为仁义之行乎?”
(2).行为。后汉书·马援传:“ 保 仇人上书,讼 保 为行浮薄,乱羣惑众。”
《國語辭典》:慕义(慕義)  拼音:mù yì
向慕正义。《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分類:倾慕仁义
《漢語大詞典》:仁民
将仁爱和仁义施之于人。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亲亲与民殊,仁民与物殊,乡邻与同室殊。”
分類:仁爱仁义
《國語辭典》:凉德(涼德)  拼音:liáng dé
本指德行浅薄,后世王侯有用为自谦之词。《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國語辭典》:主义(主義)  拼音:zhǔ yì
对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张,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形态,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学说。如资本主义、写实主义。
《國語辭典》:蹈义(蹈義)  拼音:dào yì
就正道而死。三国魏。曹植 辅臣论:「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
分類:遵循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