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常州
海角
长洲
美景
海岛
沙洲
海岸
大陆
潮州
岸边
汀州
登岸
荡舟
近海
孤岛
《国语辞典》:常州  拼音:cháng zhōu
地名。隋开皇九年置州,治所在晋陵。辖境相当今大陆地区江苏武进、江阴、无锡、宜兴等地。元至元中改为路,明太祖改为府,清沿置府,民国废。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
《國語辭典》:海角  拼音:hǎi jiǎo
1.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土地。
2.形容极远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回:「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漢語大詞典》:长洲(長洲)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國語辭典》:美景  拼音:měi jǐng
1.美好的风景。如:「他坐在窗口,欣赏窗外的美景。」
2.比喻情况良好。如:「他年轻有为,未来是一片美景。」
《國語辭典》:海岛(海島)  拼音:hǎi dǎo
突出海面的岛屿。如:「夏威夷是太平洋上充满热带风情的海岛。」
《國語辭典》:沙洲  拼音:shā zhōu
江海滨或河流中由沙砾淤积而成的地形。
《國語辭典》:海岸  拼音:hǎi àn
衔接海洋边缘的陆地。《三国志。卷三○。魏书。东夷传》:「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
《國語辭典》:大陆(大陸)  拼音:dà lù
1.地表巨大的陆块。一般而言,地球有七大洲之大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和南极洲。其中欧、亚、非三洲之大陆称为「旧大陆」,南、北美洲之大陆称为「新大陆」。
2.台湾等地对大陆地区的专称。如:「大陆河山景致优美。」
《国语辞典》:潮州  拼音:cháo zhōu
1.地名。大陆地区广东省旧府名,今潮安县为其旧治。
2.乡镇名。位于屏东县,面积四十二点四三三一平方公里。因先人自大陆潮州移居至此,为纪念故乡而命名为潮州。
《国语辞典》:岸边(岸边)  拼音:àn biān
河、湖、海等水域旁的陆地。如:「岸边垂柳随风摇曳,十分好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两只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国语辞典》:汀州  拼音:tīng zhōu
地名。位于大陆地区福建省西部,旧为府,府治设长汀县。唐时设置,明代改为「汀州府」。今彰化市光复路及淡水镇学府路有汀州会馆,为汀籍人士来台后的联谊场所。也作「汀洲」。
《国语辞典》:登岸  拼音:dēng àn
登上陆地。《三国演义》第七回:「坚军登岸,程普、黄盖分兵两路,直取黄祖营寨。」《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二人走到湖边,雇了一只瓜皮艇,随意荡桨,遇著好景致,便登岸流连,或远远瞻眺。」
分类:陆地
《國語辭典》:荡舟(蕩舟)  拼音:dàng zhōu
划船。如:「昨天我和同学在碧潭荡舟,玩得很愉快。」也作「荡舟」。
《國語辭典》:荡舟(盪舟)  拼音:dàng zhōu
1.划船。如:「我们在湖上荡舟,欣赏青山绿水,多惬意啊!」也作「荡舟」。
2.用手移动船只,或陆地行舟。《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國語辭典》:近海  拼音:jìn hǎi
临近陆地的海域。如:「近海渔业」。
《國語辭典》:孤岛(孤島)  拼音:gū dǎo
独立的小岛。常用以比喻孤立的地区。如:「在共党统治时期的东德境内,西柏林犹如一座孤岛。」《清史稿。卷二八四。林亮列传》:「将吏以孤岛难守,佥议撤归厦门,各遣家属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