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阳暑
阴盛阳衰
阴虚阳浮
肝阴
七日来复
《漢語大詞典》:阳暑(陽暑)
阳气,酷热之气。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天子乃难,以达秋气” 汉 郑玄 注:“此难,难阳气也。阳暑至此不衰,害亦将及人。” 孔颖达 疏:“秋凉之后,阳气应退,至此不退,是凉反热,故害及於人。”
分類:阳气酷热
《国语辞典》:阴盛阳衰(阴盛阳衰)  拼音:yīn shèng yáng shuāi
1.阴气旺盛,阳气衰微。汉。王充《论衡。说日》:「冬日短,夏日长,……与夏相反。」黄晖注引《物理论》曰:「日者,太阳之精也。夏则阳盛阴衰,故昼长夜短;冬则阴盛阳衰,故昼短夜长,气引之也。」
2.形容女多男少。如:「这家工厂的员工以女性居多,因此一直都是阴盛阳衰的情形。」
《国语辞典》:阴虚阳浮(阴虚阳浮)  拼音:yīn xū yáng fú
中医上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导致阳气浮越的病变。主要徵侯有头晕目眩、面色潮红、眼红、咽乾、喉疼、牙痛等。
《漢語大詞典》:肝阴(肝陰)
中医学名词。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称肝阳;有阴血与阴液,称肝阴。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协调。红楼梦第八三回:“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箇病在那里作怪。”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头昏口苦,这是肝阴不足啊!所以痰多气闷。”参见“ 肝阳 ”。
《漢語大詞典》:肝阳(肝陽)
中医学名词。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叶圣陶 《抗争》一:“她想到这里,又兼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便觉一阵头晕,把旧有的肝阳病引起来了。”参见“ 肝阴 ”。
《漢語大詞典》:七日来复(七日來復)
(1).指阳气自剥尽至复来共七天。《易·复》:“反復其道,七日来復,天行也。” 王弼 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復,时凡七日。” 孔颖达 疏:“天之阳气絶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一说“七日”指“七月”。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七日来复》:“七日来復者,昔之计月,非其正岁,则以日数之,即《豳》诗‘一之日’、‘二之日’是也。”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一“七日来復” 清 茅星来 注:“日即月也,犹言‘一之日’、‘二之日’也。以卦配月,则自五月阳始消而为姤,至十一月阳生而为復,凡七月也。”
(2).泛指阴阳循环。 清 严复 《原强》:“今微论西洋教宗如何,然而七日来復,必有人焉。”
(3).称一星期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