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醉魄
酒醉之身。 宋 柳永 《宣清》词:“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醉醺
酒醉貌。 唐 白居易 《醉后戏题》:“今夜醉醺罗綺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后蜀 欧阳炯 《巫山一段云》词:“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 元 朱庭玉 《哨遍·风情》套曲:“醉醺直恁身躯软,到压的我黄金釧儿扁。”
《漢語大詞典》:赪颜(赬顔)
亦作“頳顏”。
1.犹红颜。指美色。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延长颈,奋玉身,摛朱脣,曜皓齿,頳颜臻,玉貌起。”
2.因羞愧或酒醉而脸红。 唐 韩愈 《朝归》诗:“顾影听其声,赬颜汗渐背。” 明 袁宏道 《答徐见可太府书》之二:“而横遭长者之施,赬颜甚矣。” 清 洪升 《长生殿·见月》:“就是赬颜微怒,泪眼慵抬,便千金何处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酣睡未醒,酒气犹芳,頳颜醉态,倾絶人寰。”
《漢語大詞典》:昏醉
酒醉以后神志不清。《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鸿臚 葛奚 ,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晋书·刘曜载记:“ 曜 昏醉奔退,马陷石渠,坠于冰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妇倚树忽如昏醉。”
《漢語大詞典》:玉山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 宋 苏辙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宋 柳永 《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酣红(酣紅)
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 宋 范成大 《州宅堂前荷花》诗:“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粧。”
《國語辭典》:迷醉  拼音:mí zuì
极度的沉醉。如:「他迷醉于书中世界,堪称书痴。」
《漢語大詞典》:薰薰
(1).和煦貌。 唐 鲍溶 《经隐叟》诗:“萝景深的的,蕙风閒薰薰。” 宋 梅尧臣 《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2).用同“ 醺 ”。酒醉貌。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薰薰。” 吕延济 注:“君臣欢康尽醉,酒气薰薰然。”白雪遗音·马头调·消魂二月:“三月里清明节,玉美人儿薰薰醉。”
《漢語大詞典》:酣呼
(1).酣睡时打呼噜。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真个就倒头酣呼大睡。”
(2).酒醉时大声呼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众人又復畅饮起来,酣呼醉舞了好一回。”
《漢語大詞典》:白醉
(1).浮白酒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腊鼓垂,无赖之子白醉耳热之后,结党合羣,游不择类。”
(2).谓温暖如醉。 宋 楼钥 《炙背俯晴轩》诗:“映簷成白醉,挟纊谢奇温。”
《國語辭典》:醉意  拼音:zuì yì
醉酒的感觉或意态。《红楼梦》第七五回:「傻舅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文明小史》第五○回:「法国副领事吃了一瓶香槟酒,有些醉意,便和劳航芥攀谈起来。」
《漢語大詞典》:濛鸿(濛鴻)
1.混沌貌。 三国 魏 宋均 《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騖,贯濛鸿而上厉。”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祗嶪峩。” 许地山 《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2.谓酒醉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濛鸿。”
《漢語大詞典》:醉迷
因酒醉而迷糊不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若早是醉迷,又望坑而行,必见颠坠。” 宋 吴文英 《浣溪沙·陈少逸席用联句韵有赠》词:“湖上醉迷 西子 梦,江头春断倩离魂。” 茅盾 《子夜》三:“ 吴少奶奶 便像醉迷似的扑在 雷参谋 胸前,她的脸恰靠在 雷参谋 肩头。”
《漢語大詞典》:托醉(託醉)
假托酒醉;假醉。《晋书·庾纯传》:“昔 广汉 陵慢宰相,获犯上之刑; 灌夫 託醉肆忿,致诛毙之罪。” 宋 苏轼 《上吕相公书》:“若今后实醉不醒而杀,其情可悯,可以原贷;若託醉而杀,自是谋杀,有勘司在。” 明 吴应箕 《秃笔赋》:“ 阮 託醉而佞工, 董 奋笔而直著。”
分類:假托酒醉
《漢語大詞典》:赤面
脸色发红,亦谓使脸变红。多由愤怒、羞渐或酒醉引起。 汉 桓宽 盐铁论·西域:“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 前蜀 贯休 《怀张为周朴》诗:“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