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深见(深見)
(1).透彻地了解。汉书·师丹传:“深见天命,烛知至德。”汉书·王莽传上:“太后圣德昭然,深见天意。”
(2).深远的见识。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才多深见,气有远度。”
《國語辭典》:明达(明達)  拼音:míng dá
对事理有明确透澈的认识。如:「他为人明达公正,颇受大家尊敬。」
《國語辭典》:通晓(通曉)  拼音:tōng xiǎo
1.从晚上到天亮、彻夜。《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滕胤》:「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2.明白了解。唐。韩愈 答陈商书:「辱惠书,语高而旨深,三四读尚不能通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
《國語辭典》:洞彻(洞徹)  拼音:dòng chè
明白透澈。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张元素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也作「洞澈」。
《國語辭典》:精通  拼音:jīng tōng
1.精诚感应。《庄子。刻意》:「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
2.深入瞭解而贯通。《三国演义》第五回:「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
《漢語大詞典》:莹然(瑩然)
(1).光洁貌。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覩青天也。” 宋 梅尧臣 《送祖印大师》诗:“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禪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再復清汤浴过一番,身体莹然如玉,比前日更加嫩相。” 茅盾 《参孙的复仇》:“黄色的长帔,莹然乳白的腿,乌云样的头发乱作一团。”
(2).形容通达,透彻。 宋 司马光 《与景仁论乐书》:“君子之论,无固无我,惟是之从。 景仁 苟有以解之,使莹然明白,则敢不歛衽服义,岂徒为此諓諓也。”
(3).犹荧然。光亮微弱貌。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烟榻上,那莹然一点的烟灯,相形之下,好像就要灭寂似的。”
《國語辭典》:烂熟(爛熟)  拼音:làn shú
1.果实熟透。宋。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2.精熟、熟悉。宋。陆游 过野人家有感诗:「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
《漢語大詞典》:悟彻(悟徹)
亦作“ 悟澈 ”。 佛教谓破迷妄、开真智。亦指觉悟得透彻、彻底。红楼梦第二二回:“ 黛玉 又道:‘……我还续两句云:无立足境,方是乾净。’ 寳釵 道:‘实在这方悟彻。’”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何玉凤 立地回心,一点灵犀悟澈,那 安龙媒 良缘有定。”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昔者屡受此苦,今已悟澈而决不作此事矣。”
《漢語大詞典》:明识(明識)
(1).透彻了解。孔丛子·陈士义:“非信义君子明识穷达,则不可。”
(2).高明的见识。晋书·荀勖传:“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宋 曾巩 《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虽早遗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识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羲之子昂:“余尝观 羲之 諫 殷浩 北伐书,喜其事理通畅,深中当时之弊;劝其辑和朝廷,又见明识远略。”
(3).明理,有见识。南史·刘穆之传:“其妻 江嗣 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母 成国太夫人 程氏 ,亦好读书,明识过人,志节凛然。”
《國語辭典》:通泰  拼音:tōng tài
通畅、舒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畅奇哉,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
《國語辭典》:洞晓(洞曉)  拼音:dòng xiǎo
深切知晓。《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音律,无不洞晓。」
《國語辭典》:洞鉴(洞鑒)  拼音:dòng jiàn
深察。《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南朝梁。简文帝 和会三教诗:「玄机昔未辩,洞鉴资我皇。」
《漢語大詞典》:洞视(洞視)
(1).犹透视。 汉 代以来方士所自称的能看见非肉眼所见事物的特异功能。如传说 扁鹊 能隔墙见人, 由吾道荣 能见万里之外的事物等。《〈海内十洲记〉序》:“﹝臣﹞未若陵虚之子,飞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 由吾道荣 ﹞又善洞视, 萧轨 等之败於 江 南,其日, 道荣 言之如目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茅安道 ﹞曾授二弟子以隐形洞视之术。” 清 唐孙华 《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癥结, 长桑 祕録经研磨。”
(2).看透,透彻地了解。 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先生笔端有口,足以形容难言之妙,而 軾 亦眼中无障,必能洞视不传之意也。”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吴公 天赋絶人,精识迈古,咀嚌六经以求其道,饜飫百家以尽其用,贯穿该博,洞视当世。”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人各有心,难可洞视。”
《國語辭典》:贯彻(貫徹)  拼音:guàn chè
贯通、通彻。如:「这件任务不管遭遇任何困难,都要贯彻到底。」
《國語辭典》:熟识(熟識)  拼音:shú shì
素来认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那中间人,我都熟识,丝毫不得走作的。」《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船上都是熟识的,为什么要换别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