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降符
上天赐予符命。 唐 李商隐 《为汝南公贺元日御正殿受朝贺表》:“苍旻降符,黄舆告瑞。”元史·耶律楚材传:“帝以问 楚材 ,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
《漢語大詞典》:锡年(錫年)
谓上天赐予的年祚。 唐 张九龄 《贺衢州进古铜器表》:“鱼为龙象,既彰受命之元;铭作久文,更表锡年之永。”
《漢語大詞典》:赐席(賜席)
(1).赐予坐位。后汉书·邓训传:“ 训 虽宽中容众,而於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
(2).赐予席子。太平御览卷七○九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殷亮 为博士、讲学大夫,诸儒胜者赐席, 亮 重八九席。帝曰:‘学不当如是也。?’”
《漢語大詞典》:给节(給節)
赐予符节。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追赠太宰侍中録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追赠太尉侍中中书监如故,给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六十人。”
分類:赐予符节
《漢語大詞典》:裁赐(裁賜)
谓酌量赐予。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 呼韩邪 竽、瑟、空侯皆败,愿復裁赐。”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诚望阁下哀其至诚,裁赐一小州幽闲之区,寂寞之滨。”
分類:酌量赐予
《漢語大詞典》:宝尺(寶尺)
唐 代皇帝赐予大臣的尺子。寓治事务求公平合理之意。 唐 张九龄 《谢赐尺诗状》:“ 高力士 宣敕,赐臣等御製诗并宝尺……伏见宸衷,窃谢良工,徒秉刀尺,终期死力,取配钧衡。” 唐 陆复礼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羣公,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
《漢語大詞典》:赐册(賜册)
君王赐予臣下的册书。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游魂通梦,言返旧塋,紫泥赐册,黄肠赠行。”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册》:“十曰赐册,报赐臣下用之。”
《漢語大詞典》:十命
指比“九锡”更多一种赐予的特殊荣誉。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李严书》:“若灭 魏 斩 叡 ,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按,古代并无十命之制,此乃假设之词。参见“ 九锡 ”。
《國語辭典》:九锡(九錫)  拼音:jiǔ xí
古代天子优礼大臣,所赐与的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等九种物品。《三国演义》第六一回:「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我为一朝臣宰,礼绝百寮,恩加九锡,封祖荫孙,富贵已极。」
《漢語大詞典》:幽贶(幽貺)
谓神灵暗中的赐予。后汉书·方术传赞:“幽貺罕徵,明数难校。”
《漢語大詞典》:赐腥(賜腥)
赐予生肉。论语·乡党:“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邢昺 疏:“谓君赐己生肉,必烹熟而荐其先祖,荣君赐也。”
《漢語大詞典》:隆祚
(1).赐予洪福。宋书·武帝纪中:“隆祚之始,思覃斯庆。”
(2).绵长的国运。 隋 牛弘 《皇考太祖武元皇帝神室歌》:“翦 商 隆祚,奄宅 隋 区。有命既集,诞开灵符。”
《漢語大詞典》:隆物
谓天帝赐予智慧。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物字即指智而言,言皇天隆智以予下民。”
《漢語大詞典》:灵绎(靈繹)
谓天帝赐予的绵绵福泽。《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绎,海水羣飞,二世而亡,何其剧与!” 李善 注:“绎犹绪也,言神灵歇其旧绪,不福祐之。绎或为液。” 刘良 注:“天地神祇,以 秦 无道之甚,故歇其灵润滋液,不降福祥。”后因以为国运中断之典。旧唐书·李密传:“神鼎灵绎之秋,裂地封侯之始。”
《漢語大詞典》:同出身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 宋 代为第四、五等。 明 清 时为第三等。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参见“ 同进士出身 ”。
《漢語大詞典》:赐隐(賜隱)
赐予隐居之地。
分類:赐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