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财货(財貨)  拼音:cái huò
钱币货物。多指钱财。《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财货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红楼梦》第四六回:「凤姐知道邢夫人秉性愚𠎦,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贪婪财货为自得。」
《國語辭典》:轻财(輕財)  拼音:qīng cái
不重视钱财。《管子。侈靡》:「沉浮,以示轻财。」汉。桓宽《盐铁论。错币》:「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分類:贪图财货
《國語辭典》:襁负(襁負)  拼音:qiǎng fù
以布幅束幼儿于背上。《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國語辭典》:廉洁(廉潔)  拼音:lián jié
清廉不贪污。《孟子。尽心下》:「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楚辞。宋玉。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國語辭典》:四柱  拼音:sì zhù
1.人的生辰,年、月、日、时。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你把那先天周易细循环,将我那五行四柱从头算。」
2.旧时官署交代款项的帐簿。可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查原册》:「今次编审,先取前届印册,勘阅管收除在四柱。」也称为「四柱册」。
《國語辭典》:货贿(貨賄)  拼音:huò huì
金玉与布帛。《左传。文公十八年》:「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國語辭典》:货贿公行(貨賄公行)  拼音:huò huì gōng xíng
公然以财物行贿、受贿。《隋书。卷六三。卫玄传》:「时盗贼蜂起,百姓饥馑,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坏乱,货贿公行。」也作「贿赂公行」。
《國語辭典》:自肥  拼音:zì féi
以不正当的手段图利自己。唐。杜甫 晚晴诗:「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宋。郭知达。注:「喻贪暴者贼民以自丰也。」
《漢語大詞典》:琛赆(賝賮)
宝物财货。 唐 张九龄《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赠太师正平忠宪公裴公碑铭》:“是岁,天子有事于 岱宗 诸侯会朝于行在,执籩豆者不限于中外,献賝賮者亦勤于骏奔。” 前蜀 杜光庭 《寿春节进章真人像表》:“今属寿春大节,祝圣昌辰,賝賮云驰,梯航波委,咸修芹礼,以继山呼。”
分類:宝物财货
《國語辭典》:贪财(貪財)  拼音:tān cái
爱恋财物。如:「贪财好色是进德修业的一大障碍。」
《漢語大詞典》:府史
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周礼·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郑玄 注:“府,治藏;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仪礼·士冠礼》“有司如主人服” 汉 郑玄 注:“有司,郡吏有事者,谓主人之吏所自辟除。府史以下,今时卒吏及假吏是也。” 宋 司马光 《知人论》:“谨盖藏,吝出纳,治文书,精会计,此府史之职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君服:“府史之类,即庶人在官者。”
《漢語大詞典》:输粟(輸粟)
(1).运送谷物。左传·僖公十三年:“ 秦 於是乎输粟于 晋 ,自 雍 及 絳 相继。”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3). 明 清 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 景泰 以后,胄监始有纳马之例,既改为输粟,初不过青衿援例耳。”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输粟富家儿,不识一丁,口尚乳臭。” 明 章懋 《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生子三人,长即 希奭 ,材而克家,以输粟拜散官。”
《國語辭典》:纳粟(納粟)  拼音:nà sù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宋史。卷四二九。道学列传三。朱熹》:「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國語辭典》:通财(通財)  拼音:tōng cái
互通钱财。《周礼。秋官司寇。士师》:「令移民通财,纠守缓刑。」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七。文质》:「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赈穷救急之意。」
《國語辭典》:聚财(聚財)  拼音:jù cái
积聚财物。如:「相信风水的人,常会在家里养缸金鱼象徵聚财。」
《國語辭典》:猎取(獵取)  拼音:liè qǔ
1.用打猎的方式获得。
2.谋取。如:「猎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