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樟亭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为观潮胜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 樟亭 望潮还。”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 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漢語大詞典》:洞主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陈书·周迪传:“ 琳 至 湓城 , 新吴 洞主 余孝顷 举兵应 琳 。” 唐 王建 《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到凶恶的洞主抢婚迫害。”
(2). 唐 宋 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叙山南:“ 南唐 昇元 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 李善道 为洞主,以主教授。”
《漢語大詞典》:访胜(訪勝)
探访胜地美景。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而诸君皆多文酒之会,时相与携榼访胜,极乎山砠水涯。”
《國語辭典》:烟雨楼(煙雨樓)  拼音:yān yǔ lóu
位于浙江省嘉兴县鸳鸯湖中,为吴越钱元璙所建,楼四面临湖,景色迷濛,为城南胜景。
《國語辭典》:龙虎山(龍虎山)  拼音:lóng hǔ shān
山名。在江西省鹰潭市辖贵溪市西部。两峰对峙时,如龙昂虎踞,故称为「龙虎山」。相传汉代张道陵在此修鍊,其后裔世居其地,袭天师之称。上有上清宫、天师府,为道教圣地。
《國語辭典》:持胜(持勝)  拼音:chí shèng
保持优胜之势。《列子。说符》:「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漢語大詞典》:洞学(洞學)
指古代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 明 陈沂 《游匡庐山记》:“ 南唐 昇元 中建学馆,以 李善道 为洞主,号‘庐山洞学’。 宋 知 江州 事 周述 学徒数千,乞赐九经,从之,洞学益显, 石鼓 、 岳麓 诸学不能也。”《庐山志》卷八引 吴炜 《重修白鹿洞书院记》:“所望上之所以教与下之所以学者,法 朱子 洞学之规。”
《国语辞典》:灵山秀水(灵山秀水)  拼音:líng shān xiù shuǐ
清幽宁静的山水胜地。如:「他徜徉于灵山秀水间寻求创作灵感。」
《国语辞典》:大卫营协定(大卫营协定)  拼音:dà wèi yíng xié dìng
于西元一九七八年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总统渡假胜地「大卫营」所签署之协议。由美国当时的总统卡特居间协调,促使以色列总理比金和埃及总统沙达特达成协议之签署。该协议包含「中东和平架构」及「以埃和平条约架构」两大部分,前者是关于巴勒斯坦人自治问题,后者则与以色列占领之埃及西奈半岛有关。
《漢語大詞典》:极乐园林(極樂園林)
称佛教胜地。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法宫高拱围珠翠,极乐园林腾瑞气。”
分類:佛教胜地
《漢語大詞典》:楚宫吴苑
吴 楚 的宫室园林。借指南方的胜地。 明 陈子龙 《江城子·病起春尽》词:“ 楚 宫 吴 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漢語大詞典》:十大洞天
道教谓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地。即 王屋山洞 、 委羽山洞 、 西城山洞 、 西玄山洞 、 青城山洞 、 赤城山洞 、 罗浮山洞 、 句曲山洞 、 林屋山洞 、 括苍山洞 。云笈七籤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极难胜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五。又曰难胜地。难为困难之义,胜谓胜于前地也。唯识论九曰:「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本业经释义品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皆不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难胜地,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
难胜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中略)五论者内外方道因果鬼神,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仁王经下曰:「如实知诸谛,世间诸技艺。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唯识论九曰:「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十地之第五。(参见:菩萨十地)
【三藏法数】
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难胜地断障證真
【三藏法数】
谓菩萨见下乘人,滞有馀涅槃,乐独善寂,故发慈心,修习平等加行,悟真俗二谛无差别智,无有能胜,即断下乘涅槃障,證类无别真如,是名难胜地断障證真。(下乘者,即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言有馀涅槃者,谓见、思二惑断尽,尚馀色身未灭也。真谛者,谓于一切法谛审真空,无法可得也。俗谛者,谓于一切法谛审法法宛然也。无差别智,即平等之智也。类无差别真如者,谓生死涅槃,其类平等,无有差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