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什么(什麼)  拼音:shén me
1.疑问代名词,专指事物。如:「每天下班后,你都在做什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只打听忌吃什么?」也作「甚么」。
2.指示代名词,泛指一般事物。如:「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别这样吞吞吐吐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看天色已晚,前后无人,我直跟到这羊圈根前,吟两句诗,调发此人,看他说什么?」也作「甚么」。
3.疑问形容词。如:「你住在什么地方?」《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是部什么书,我还不晓得名目,请悔兄指教。」也作「甚么」。
4.表不定或虚指的形容词。《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也作「甚么」。
《国语辞典》:可就  拼音:kě jiù
加重语气表示肯定的语词。《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
《國語辭典》:觉得(覺得)  拼音:jué de
1.感到。如:「我觉得有点冷。」《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兴哥并无言语,三巧儿自己心虚,觉得满脸惭愧,不敢殷勤上前扳话。」
2.认为。如:「我觉得这样做最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并不会作八股文章,……门生觉得自己时文到底不在行。」
《國語辭典》:决绝(決絕)  拼音:jué jué
1.截断消灭。《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虏知罪当夷灭,……一举而决绝之矣。」
2.坚决断绝。《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
3.永别。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四:「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心。」
4.坚决肯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说得决绝,叔父未必不依允。」
《國語辭典》:得了  拼音:dé le
1.完毕、完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2.表示怀疑的语气。如:「得了,你会帮忙才怪!」
3.制止之词。如:「得了!得了!你们不要七嘴八舌,一个个慢慢说。」
《國語辭典》:定准  拼音:dìng zhǔn
一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仲翔知道骤然要见钦差,定准不见,只好先找文案,托他介绍。」
《國語辭典》:定准(定準)  拼音:dìng zhǔn
一定的标准。如:「为了公平交易,市场必须建立起定准和制度。」《南史。卷二二。列传。王昙首》:「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准。」《红楼梦》第五四回:「论理你单身在这里,父母在外头,每年他们东来西去没个定准,想来你是再不能送终的了。」
《國語辭典》:想必  拼音:xiǎng bì
以己意推测而知必然如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况且前日一人,尚不敌,今人多如此,想必个个一般英雄,如何是了?」《红楼梦》第四一回:「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的。──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
《國語辭典》:判断(判斷)  拼音:pàn duàn
1.断定是非曲直、吉凶善恶。《北齐书。卷四三。许惇传》:「惇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是他们请仙判断功名大事,我也进去问一问。」
2.掌理、主管。宋。陈亮〈彩凤飞。大立玉〉词:「这些儿、颖脱处,高出书卷,经纶自入手,不了判断。」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吕夷简上云)调和鼎鼐理阴阳,两手揩磨日月光,判断山河挥翰墨,权衡秉政辅朝纲。」
3.欣赏。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也作「排打」。
《國語辭典》:就是  拼音:jiù shì
1.表示确定语气的词。如:「这位就是新来的总经理。」《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天老,这要娶他的人,就是我丈人抱养这个小孩子。」
2.用于句末,表示诉求或应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大郎道:『这个却不知道,叫他出来就是。』」《红楼梦》第四六回:「有什么不称心之处,只管说与我,我包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
3.表示同意。如:「就是,就是,你真是一语中的!」《金瓶梅》第二四回:「惠莲道:『贼囚根子!六月债儿热还得快,就是,甚么打紧?教你彫佛眼儿!便当你不扫,丢著,另教个小厮扫。他问我,只说得一声。』」
4.连词:(1)表示假设。下半句常用「也」字相呼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日为了父亲,就是杀身,也说不得,何惜其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就是如此,也只好慢慢劝他。」(2)表示转折,犹言不过、只是。如:「这孩子真不错,就是内向了一点。」《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泰安的轿子像个圈椅一样,就是没有四条腿。」
《國語辭典》:决裂(決裂)  拼音:jué liè
1.分割。《战国策。秦策三》:「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蔡泽》:「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
2.破裂。如:「感情决裂」、「由于谈判不成,两国的关系正式决裂。」
3.坚决肯定。《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等名义》:「义之在心,乃是决裂果断者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十三妹听了,登时两道蛾眉一竖说:『不信你就讲这等决裂的话。』」
4.决定。《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女儿年纪长成了,把他担误,不是个常法。你也该与勤亲家那边讨个决裂。」
《國語辭典》:决绝(決絕)  拼音:jué jué
1.截断消灭。《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虏知罪当夷灭,……一举而决绝之矣。」
2.坚决断绝。《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
3.永别。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四:「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心。」
4.坚决肯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说得决绝,叔父未必不依允。」
《國語辭典》:承认(承認)  拼音:chéng rèn
1.供认、招认。《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为前生欠他债负,若不当时承认,又恐他人受苦。」《红楼梦》第六一回:「我只说是我悄悄的偷的,吓你们顽,如今闹出事来,我原该承认。」
2.承担、负责。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你怎敢发大言,独自保主公去?倘或主公有些差失,谁人承认?」
3.对既成事实表示认可。如新国家成立,必经列国承认,始能取得国际地位。
《漢語大詞典》:妄见(妄見)
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楞严经》卷四:“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楞严经》卷四:“空元无华,妄见生灭。”
《漢語大詞典》:某物
某一确定的但未指明之物;一个未提名的但是肯定、具体或有意义的东西
某一不特指的、未决定的或不明确的东西
《國語辭典》:也许(也許)  拼音:yě xǔ
可能、说不定。如:「今天他也许会来。」
《國語辭典》:罢了(罷了)  拼音:bà le
1.仅此而已。如:「这不过是停电罢了,不要紧张!」、「只是个门房罢了,就如此嚣张!」
2.算了。表示暂时停止或不勉强、坚持的意思。《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呢,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
3.表示失望、忿恨的感叹词。《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