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肌色
肌肤的颜色。列子·黄帝:“ 黄帝 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燋然肌色皯黣。”
分類:肌肤颜色
《国语辞典》:明肌雪  拼音:míng jī xuě
肌肤光洁似雪。五代十国。李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词:「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漢語大詞典》:皓玉
白玉。比喻洁白润泽的肌肤。太平广记卷二五引 南唐 沈汾 续仙传·元柳二公:“见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红流腻艷。”
《漢語大詞典》:丰腻(豐膩)
形容肌肤丰满光滑。 清 朱鹤龄 《牡丹花下作》诗:“花色总输伊,横陈当丽姬;妖嬈 西子 笑,丰腻 太真 肌。”
《漢語大詞典》:肤挠(膚撓)
谓肌肤被刺而挠屈。犹言示人以弱。孟子·公孙丑上:“ 北宫黝 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 赵岐 注:“人刺其肌肤,不为挠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 荆州 街子 葛清 ,勇不肤挠,自颈已下,遍刺 白居易 舍人诗。”按,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肤挠,色挠也。”
分類:肌肤示人
《漢語大詞典》:理色
(1).道理、颜色。犹言道义和面子。《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李善 注:“理,道理;色,颜色也。”
(2).肌肤的颜色。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燥溼沧热之异而理色变,牝牡接构之异而颅骨变。”
《漢語大詞典》:花肤(花膚)
形容肌肤之美。 唐 郑嵎 《津阳门》诗:“花肤雪艷不復见,空有香囊和泪滋。”
分類:肌肤
《漢語大詞典》:丰秀(豐秀)
谓肌肤丰满,眉目清秀。旧唐书·怀哀王敏传:“ 怀哀王 敏 , 玄宗 第十五子也。幼而丰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内赞礼官……其官十餘员,自答应长随,选其动作便利,声音洪亮,仪表丰秀者为之。”
《漢語大詞典》:虚肿(虚腫)
人体因水分运化失调而造成的肌肤浮肿现象。南史·孝义传下·沈崇傃:“久食麦屑,不噉盐酢,坐卧於单荐,因虚肿不能起。” 姚雪垠 《长夜》三一:“但这位眼泡微微虚肿的年轻主妇并不像别人一样地对他亲切。”
《漢語大詞典》:支革
肢体肌肤。支,“ 肢 ”的古字。后汉书·西羌传论:“若乃陷击之所歼伤,追走之所崩籍,头颅断落於万丈之山,支革判解於重崖之上,不可校计。其能穿窜草石,自脱於锋鏃者,百不一二。” 李贤 注:“支谓四支。革,皮也。”
分類:肢体肌肤
《漢語大詞典》:斩毒(斬毒)
割除因病毒坏死的肌肤。《宋书·臧质传》:“执药随亲,非情谬於甘苦;挥斤斩毒,岂忘痛於肌肤?”
《國語辭典》:肌革  拼音:jī gé
革,皮革。肌革指肌肤。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忽遇北风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发萧条。」《聊斋志异。卷二。婴宁》:「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分類:肌肤皮肉
《漢語大詞典》:粟慄
悚惧时肌肤起颗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此剑仙将盛人头者也。弊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慄。”
分類:肌肤颗粒
《国语辞典》:白蓬蓬  拼音:bái péng péng
形容肌肤白皙,身体丰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二出》:「我个胜花娘子生得白蓬蓬,一个头髻长长似盘龙。」
《漢語大詞典》:杨妃粉(楊妃粉)
传说为一种可润泽肌肤的粉状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杨妃粉:“国朝 赵学敏 《本草拾遗》云:杨妃粉,产 马嵬坡 上,取之者必先祭,然后掘之,去浮土三尺,有土如粉,腻滑光洁,於女子最宜,泽肌有效。”
分類:润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