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饥虎扑食(饥虎扑食)  拼音:jī hǔ pū shí
1.饥饿的老虎在捕食时,动作迅速猛烈。后比喻来势凶猛。《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素姐一见汉子进去,通是饥虎扑食一般,抓到怀里,口咬牙嘶了一顿。」也作「饿虎扑食」。
2.比喻非常贪婪。如:「他只要见到发财的机会,即如饥虎扑食般不放过。」也作「饿虎扑食」。
《国语辞典》:饥鹰饿虎(饥鹰饿虎)  拼音:jī yīng è hǔ
比喻像饥饿的飞鹰、老虎一样贪馋。如:「他已经家财万贯,却还利用职务上的方便,饥鹰饿虎般地四处搜刮。」
《国语辞典》:画虎成犬(画虎成犬)  拼音:huà hǔ chéng quǎn
原本想画老虎,却画得像狗一样。比喻人仿效失真,得到反效果,变得不伦不类。参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条。如:「他原想在大家面前卖弄一下本领,结果却漏洞百出,反而画虎成犬。」
《国语辞典》:引虎入羊群  拼音:yǐn hǔ rù yáng qún
将老虎引入羊群中。比喻自取祸患。《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
《国语辞典》:养病如养虎(养病如养虎)  拼音:yǎng bìng rú yǎng hǔ
有病不医治,就如同养了一头老虎,后患无穷。《三侠五义》第八回:「有病早来治,莫要多延迟。养病如养虎,虎大伤人的。」
《国语辞典》:虎生而文炳  拼音: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老虎的虎纹乃与生俱来,故出生后自然彰显。比喻自然形成,非人工所造成的。《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
《国语辞典》:虎头上搔痒(虎头上搔痒)  拼音: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在老虎头上搔痒。比喻冒犯有权有势的人物。《英烈传》第五一回:「你这贼,可不认得耿将军,竟来虎头上搔痒。」
《国语辞典》:虎毒不食子  拼音:hǔ dú bù shí zǐ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如:「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你怎么忍心让你的儿子替你背黑锅。」也作「虎毒不吃儿」、「虎毒不食儿」。
《国语辞典》:虎毒不食儿(虎毒不食儿)  拼音:hǔ dú bù shí ér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四出:「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尚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也作「虎毒不吃儿」、「虎毒不食子」。
《国语辞典》:虎毒不吃儿(虎毒不吃儿)  拼音:hǔ dú bù chī ér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西游记》第二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也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国语辞典》:老虎挂念佛珠(老虎挂念佛珠)  拼音:lǎo hǔ guà niàn fó zhū
(歇后语)假慈悲。老虎是凶狠的动物,挂上象徵慈悲的佛珠。比喻人为达目的,而装出慈悲、善良的伪象。如:「你中风了,他还对你这么好,其实是老虎挂念佛珠──假慈悲,想著你的财产罢了!」
《国语辞典》:老虎嘴上拔毛  拼音:lǎo hǔ zuǐ shàng bá máo
(歇后语)好大的胆。必须有很大的胆量才敢在凶猛的老虎嘴上拔毛。如:「少不经事的人才敢在老虎嘴上拔毛,不考虑后果。」
《国语辞典》:老虎嘴里拔牙(老虎嘴里拔牙)  拼音:lǎo hǔ zuǐ lǐ bá yá
(歇后语)自找死路。老虎是凶猛的动物,拔虎牙无非是自寻死路。比喻招惹是非触犯强者,或到险恶之地进行活动。如:「你找他报仇,简直是老虎嘴里拔牙──自找死路!」
《国语辞典》:骑著老虎过海(骑著老虎过海)  拼音:qí zhe lǎo hǔ guò hǎi
(歇后语)下不来。老虎凶猛,难以驾驭,而骑虎渡海不能半途下来。比喻无法下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待要驳他,一时却驳不倒,无如此时,自己是骑著老虎过海,可真下不来了!」
《国语辞典》:大虫头上做窠(大虫头上做窠)  拼音:dà chóng tóu shàng zuò kē
在老虎头上筑巢。比喻触犯有势力的人。《野叟曝言》第六三回:「那里来这野蛮子,在大虫头上做窠!」也作「大虫口里倒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