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详定官(詳定官)
殿试时复查并最后评定试卷等第的考官。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及御试, 王荆公 时为知制誥,与天章阁待制 杨乐道 二人为详定官。”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三:“ 刘器之 晚居 南京 , 马巨济 涓 作少尹。 巨济 廷试日, 器之 作详定官所取也。”
《國語辭典》:考格  拼音:kǎo gé
考查的规则、格式。《南齐书。卷三六。谢超宗传》:「都令使骆宰议策秀才考格,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唐。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三。考绩》:「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转一阶。」
《漢語大詞典》:免役钱(免役錢)
宋 代推行免役法时,由当役人户按等第交给官府雇人代服徭役的费用。宋史·食货志上五:“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参见“ 免役法 ”。
《漢語大詞典》:免役法
宋 熙宁 年间 王安石 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 募役法 ”。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漢語大詞典》:序成
等第,次序。国语·周语中:“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 俞樾 群经平议·国语一:“盖序、成二字同义,序,次也,成亦次也。言制朝廷之位则以次第也。”
分類:等第次序
《漢語大詞典》:本第
本来的等第。 南朝 宋 范晔 《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合三十二人,故依本第,係之篇末。”本第,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作“本弟”。
分類:等第
《國語辭典》:长案(長案)  拼音:cháng àn
1.长桌。《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亲查阅》:「皂隶把定两角门,设长案。」
2.古代称列有等第名次的县试录取名单。《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覆试过两次,出了长案,竟取了第一名案首。」
《漢語大詞典》:门次(門次)
(1).门前。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庭园真是很冠冕的,门次还有司阍的人守门。”
(2).门阀的等第。宋书·隐逸传·宗炳:“贯叙门次,显擢才能。”
《漢語大詞典》:上邸
上等第宅。多指公卿的官邸或私宅。 南朝 梁 沈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置讲席於上邸,集名僧於帝畿。”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赞》之三:“荣分上邸,业盛文场。”
《漢語大詞典》:同出身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 宋 代为第四、五等。 明 清 时为第三等。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参见“ 同进士出身 ”。
《漢語大詞典》:石品
石的品种等第。 清 鲍廷博 《〈云林石谱〉跋》:“其书汇载石品一百十六,各详形色,出产而次第之,洵谱録中不可少之书也。”
分類:品种等第
《漢語大詞典》:设班(設班)
古代官员上朝时,依等第排班。《七国春秋平话》卷上:“一日登殿,设班之次,忽有阁门大使奏曰:‘今有一贤士……特来见王。’”
《漢語大詞典》:甲次
科举中试的等第。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进士诸科旧以甲次高下率钱,贫者或称贷於人。”
《漢語大詞典》:简第(簡第)
谓甄别等第。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先是,大发百姓女二十已下十三已上三万餘人,为三等之第以分配之…… 季龙 临轩简第诸女。”
分類:甄别等第
《國語辭典》:同进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拼音:tóng jìn shì chū shēn
古代科举及第者,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称号。《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漢語大詞典》:同学究出身(同學究出身)
唐 宋 科举均有学究科。 宋 代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者,称为同学究出身。亦有未经科举而恩赐此称的。 宋 曾巩 《秘书少监陈公神道碑铭》:“子五人,曰 儼 ,尚书比部员外郎……曰 伟 ,同学究出身。”宋史·太祖纪三:“辛卯,赐布衣 王泽方 同学究出身。”宋史·选举志二:“是秋,四方士集行在,帝亲策于 集英殿 ,第为五等,赐正奏名 李易 以下四百五十一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同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