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私田  拼音:sī tián
1.私人所有的田地。《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诸侯梦得土田,为失国祥,而况王者畜私田财物,为庶人之事乎!」《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济南安王康》:「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
2.古代井田划分九区,中为公田,外八区称为「私田」。《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宋。邢炳。疏:「耕者皆以井田之法制之,一夫受私田百亩,八夫家计受私田八百亩,井田中百亩是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漢語大詞典》:限田
限制私人占有田地数量。汉书·食货志上:“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上书者言赋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詔限田……而任事者终以限田不便,未几即废。”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又有人作《沁园春》词云:‘……算行关改会,限田放糴。生民凋瘁,膏血俱朘。’” 严复 《〈法意〉按语》:“ 汉 世诸公,覩并兼之害,欲以限田之法救之,然无及也。”
《漢語大詞典》:私居
私人的住所。《剪灯馀话·秋千会记》:“私居后有 杏园 一所,取‘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墻来’之意。花卉之奇,亭榭之好,冠于诸贵家。”
分類:私人住所
《國語辭典》:野语(野語)  拼音:yě yǔ
民间的谚语。《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國語辭典》:私交  拼音:sī jiāo
个人间的交谊。《管子。侈靡》:「明无私交,则无内怨。」《三国志。卷一○。魏书。贾诩传》:「阖门自守,退无私交。」
《漢語大詞典》:私惠
(1).私自馈赠。礼记·缁衣:“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 郑玄 注:“私惠,谓不以公礼相庆贺,时以小物相问遗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
(2).私人的恩惠。管子·法禁:“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行公道以为私惠。” 尹知章 注:“费公以树私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田恒 因行私惠以取其国,遂杀 简公 而夺之政。”旧唐书·巢王元吉传:“ 秦王 常违詔敕,初平 东都 之日,偃蹇顾望,不急还京,分散钱帛,以树私惠。”
《漢語大詞典》:家兵
地主豪强或官僚的私人武装。后汉书·朱儁传:“ 光和 元年,即拜 儁 交阯 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两道而入。”宋书·范晔传:“ 广州 人 周灵甫 有家兵部曲, 熙先 以六十万钱与之,使於 广州 合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后汉 之 朱儁 , 三国 之 吕虔 , 晋 之 王浑 ,皆以家兵著名史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豪强地主的部曲、家兵也就是被他们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的依附农民。”
《漢語大詞典》:私庙(私廟)
(1).犹家庙。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蒸尝不絶于私庙,子弟得嗣于南藩者, 后主 之惠也。”类说卷四一引 宋 钱易 南部新书:“ 大历 八年,虎入 元载 私庙。”
(2).私人所建的庙宇。 许地山 《解放者》:“ 大悲院 原是镇外一所私庙,不过好些年没有和尚。”
《漢語大詞典》:私说(私説)
私人的见解。管子·任法:“是以私説日益,而公法日损,国之不治,从此产矣。”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於是私説遂胜而朝廷轻矣。”
分類:私人见解
《國語辭典》:私斗(私鬥)  拼音:sī dòu
因故而私下争斗。《史记。卷六八。商君传》:「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国语辞典》:私酒  拼音:sī jiǔ
1.私人违法酿造的酒。也称为「私料子」。
2.由外国进口而没有依法纳税的酒。
《漢語大詞典》:私憾
(1).私人间的怨恨。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谓 羊斟 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后汉书·应劭传》:“今 次 玉 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新唐书·李袭传:“坐在 凉州 以私憾杖杀 番禾 丞 刘武 ,当死。”
(2).个人的遗憾。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 之私憾也。”
《漢語大詞典》:私名
(1).犹私客,私人。列子·黄帝:“ 范氏 有子曰 子华 ,善养私名,举国服之。” 张湛 注:“游侠之徒也。”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更迭为之,无根固窟穴之患,无保引私名之弊,而封建之势因以去矣。”
(2).古逻辑学名词。指反映单一事物的概念。相当于专有名词。语本墨子·经上:“名:达、类、私。” 章炳麟 《原儒》:“故有理情性,陈王道,而不丽保氏,身不跨马,射不穿札,即与驳者,则以呰窳詬之,以多艺匡之--是以类名宰私名也。”
《漢語大詞典》:私恨
(1).私下怀恨或结怨。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日本和亲:“ 于文定 与 石司马 私恨,遂记之笔麈以为信。”
(2).指私人的仇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僉事道:‘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麼听得!’”
《漢語大詞典》:私橐
亦作“ 私槖 ”。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 明 宋濂 《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 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 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