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趋风(趨風)
亦作“趍风”。
(1).疾行至下风,以示恭敬。《左传·成公十六年》:“ 郤至 三遇 楚子 之卒,见 楚子 ,必下,免胄而趋风。”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一:“是故 虞卿 一言,而 秦 之震惧趋风,驰指而请备。”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 耒 , 淮 楚 晚进,场屋后来,辱登门墻,尝备官属,当趋风於末座,乃首贄於长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双缢庙》:“縞袂趋风,匹夫之志难夺;红颜赴义,匹妇之谅可悲。”
(2).引申指瞻仰风采。 宋 曾巩 《越州贺提刑夏倚状》:“ 巩 於此备官,云初託庇,喜趋风之甚邇,谅考履之惟和。”
(3).闻风而来。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自然 乐毅 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4).引申指追随仿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章碣:“ 碣 有异才,尝草创诗律,於八句中,足字平侧,各从本韵……自称变体。当时趋风者亦纷纷而起也。” 明 汤显祖 《与许仰亭吏部书》:“太学趍风之后,音徽邈绵,南国多年,山川映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见朋辈中钻研古书,不工制艺者,遇稍解风雅之主司,多以二三场殫洽见收;而一二揣摩时尚,趋风乘沫之士,迄老死不获知遇。”
《國語辭典》:驰马(馳馬)  拼音:chí mǎ
骑马疾奔。《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三国演义》第一○回:「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國語辭典》:驰传(馳傳)  拼音:chí zhuàn
1.驿传的马车。《汉书。卷一。高帝纪下》:「横惧,乘传诣雒阳。」唐。颜师古。注:「如淳曰:『律,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
2.驾著传驿的马车,快速奔驰。《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资治通鉴。卷一二。汉纪四。高帝十二年》:「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中军,即斩哙头。」
《國語辭典》:駪駪  拼音:shēn shēn
众多而疾行的样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漢語大詞典》:趋进(趨進)
(1).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管子·弟子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命反。”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邢昺 疏:“谓疾趋而出,张拱端好,为鸟之张翼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太宰 嚭 趋进曰:‘贺大王喜,灾已灭矣。’” 老舍 《且说屋里》:“他的脚很厚,可是很小。当他对地位高的人趋进而辞退,他会极巧妙的利用他的小脚:细逗着步儿,弯着点腿,或前或后,非常的灵动。”
(2).谓为擢官而奔走钻营。旧唐书·刘子玄传:“是时官爵僭滥而法网严密,士类竞为趋进而多陷刑戮。”
《漢語大詞典》:趋班(趨班)
(1).群臣朝见时疾行就位。 宋 苏轼 《神女庙》诗:“百神自奔走,杂沓来趋班。”
(2).借指在京当官。 明 汤显祖 《答淮抚李公五十韵》:“附尾睎騏驥,趋班失凤鸞。”
《漢語大詞典》:驰骑(馳騎)
驱马疾行。宋史·张保续传:“ 开运 二年, 契丹 入寇, 杜重威 、 李守贞 、 符彦卿 等率兵御之。命 保续 驰骑往来军中諭机事。” 明 高攀龙 《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同官 危之 代为署名,先生驰骑手抹去之。”
《國語辭典》:沓沓  拼音:tà tà
1.形容话很多的样子。《诗经。大雅。荡》:「如沸如羹。」汉。郑玄。笺:「其笑语沓沓,又如汤之沸、羹之方熟。」
2.快速行走的样子。《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漢語大詞典》:轻行(輕行)
轻装疾行。后汉书·章帝纪:“皆精骑轻行,无它輜重。”北史·燕凤传:“军无輜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元 袁桷 《蒋商卿叙其先人客金陵与先子事契末章复以见属次韵》:“我舟欲轻行,我马何跼顾。”
分類:轻装疾行
《漢語大詞典》:趋出(趨出)
小步疾行退出。示恭敬。书·康王之诰:“羣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管子·中匡:“召 管仲 , 管仲 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觴三行, 管仲 趋出。”《史记·袁盎鼂错列传》:“ 絳侯 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山甫 美姿容,髮长五尺餘。尝沐后,令二婢捧金盘承而梳之。有客造焉,见理髮,趋出,疑其妇。 山甫 连呼,方悟。”
《漢語大詞典》:驰驲(馳馹)
驾乘驿马疾行。 唐 刘长卿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诗:“驰馹数千里,朝天十二楼。” 宋 孔平仲 续世说·邪谄:“﹝ 韩滉 ﹞乃诈奏雨不坏池,池生瑞草。上疑之,遣諫议大夫 蒋镇 驰馹验之。” 明 朱鼎《玉镜台记·寄家书》:“王师虽得胜,中原未復,一时怎得回家。如今各修书一封,差人驰馹送去,以慰家中悬悬之望。”
《漢語大詞典》:迅景
(1).疾行的太阳。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长风吹北陇,迅景急东瀛。”
(2).指光阴。时光易逝,故称。 宋 吴潜 《青玉案》词:“迅景流光容易度,鷺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漢語大詞典》:风骑
犹飞骑。乘马疾行。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六:“明日军出,诸寨屏匿如无人。不十里,﹝ 马景 ﹞果风骑却走, 歧 人纳之。”
《國語辭典》:蹶蹶  拼音:jué jué
1.动作敏捷的样子。《诗经。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蹶蹶。」唐。孔颖达。正义:「释诂云:『蹶,动也。』释训云:『蹶蹶,敏也。』」
2.惊动的样子。《庄子。至乐》:「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唐。成玄英。疏:「蹶蹶,惊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