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溥鬯
周遍畅达。鬯,通“ 畅 ”。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分類:周遍畅达
《漢語大詞典》:华旷(華曠)
(1).华丽宽旷。《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南史·袁昂传》:“兼开拓房宇,处以华旷,同财共有,恣其取足。”
(2).华丽畅达。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词人才子,文体三变,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工綺,终致迂迴。”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张文肃 文邦 ,才雄思赡,抽绪错彩,遒绎华旷。”
分類:华丽畅达
《漢語大詞典》:鸿鬯(鴻鬯)
(1).宏大畅达。《宋书·王微传》:“今虽王道鸿鬯,或有激朗於天表,必欲潜渊探宝,倾海求珠。”
(2).宏大朗畅。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 元瑞 才高而气雄,其诗鸿鬯瑰丽,迥絶无前。”
(3).宏亮而流畅。 明 王世贞 《于太傅公传》:“ 谦 风骨秀峻,声音鸿鬯。”
《漢語大詞典》:隽快(雋快)
(1).健壮敏捷。 清 恽敬 《与庄大久书》:“老母精神如五十人,大儿已生孙,殊雋快。”
(2).优美畅达。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竹屋 词最雋快,然亦有含蓄处。”
《漢語大詞典》:坦遂
平易而畅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列子 ﹞视 老聃 坦遂过之,视 庄周 驯厚过之,视 杨朱 高旷过之。”
分類:平易畅达
《漢語大詞典》:鬯宣
畅达说明。鬯,通“ 畅 ”。 清 龚自珍 《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餘小事,头绪尚多,未易鬯宣。”
分類:畅达说明
《國語辭典》:充畅(充暢)  拼音:chōng chàng
饱满畅达。如:「气血充畅」。
分類:充分畅达
《漢語大詞典》:灵快(靈快)
(1).空灵而畅达。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然《灵飞经》结构精严,其深入处雄健,转折处灵快。”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国策》《南华》,取其灵快。”
(2).灵敏轻捷。 茅盾 《子夜》十九:“他的手拿起那听筒,坚定而且灵快。”
《漢語大詞典》:郁达(鬱達)
浓盛畅达。 明 王廷相 慎言·乾运:“地气夜则鬱达,故遇物而凝。”
分類:畅达
《漢語大詞典》:透达(透達)
(1).谓畅达无阻。 梁启超 《亚洲地理大势论》:“昔 基约博士 尝讲述 欧洲 之风土,以谓 欧洲 发达之原因,全由于其地势之(Permeability)易透达之义,而因以颂扬 欧 陆构造之佳妙,沾沾自喜焉。殊不知凡物之易於透达者,适足以见其物体之小而已。”
(2).透彻明白。 陶行知 《学生自治问题研究》:“彼此明白事之当然,和事之所以然,才能同心同德,透达那共同的目的。”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三七:“ 东坡 之所谓‘道’,其性质盖通于艺,比了道学家之所谓道,实更为通脱,更为透达。”
《漢語大詞典》:覃鬯
深广而畅达。谓无所不在,无所不至。鬯,通“ 畅 ”。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谁其佑之,亦有文母,覃鬯皇风,绍休三五。”
《國語辭典》:四通五达(四通五達)  拼音:sì tōng wǔ dá
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也作「四通八达」。
《國語辭典》:一气呵成(一氣呵成)  拼音:yī qì hē chéng
一口气完成。比喻文章或绘画的气势流畅,首尾贯通;或工作安排紧凑、不间断。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
《漢語大詞典》:详畅(詳暢)
周详畅达。新唐书·韦思谦传:“ 武候 将军 田仁会 诬奏御史 张仁禕 ,帝廷詰, 仁禕 懦不得对。 思谦 为辩其枉,因言 仁会 营罔陷人不测者,词旨详畅。帝善之, 仁禕 得不坐。”
分類:周详畅达
《国语辞典》:下笔如神(下笔如神)  拼音:xià bǐ rú shén
形容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行文畅达,如有神助。《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也作「下笔如有神」、「下笔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