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鼠尾
(1).鼠的尾巴。
(2).草名。即陵苕。初秋开淡紫花。花及茎叶可以染皂,又入药可治痢。《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 三国 吴 陆玑 疏:“苕,一名陵时,一名鼠尾……华可染皂,煮以沐髮即黑,叶青如蓝而多华。”
(3).以栗鼠毛制成的笔。 宋 黄庭坚 《戏赠米元章》诗之一:“万里风帆水著天,麝媒鼠尾过年年。”
(4).画法中白描的一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画二:“其人物描法,则蚕头鼠尾,行笔有顿跌,盖用兰叶描而稍变其法者,自是絶伎。”
(5).鼠尾由粗到细。比喻按顺序排列或记载。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役法》:“今之保正副,募法未尝不存,而未尝不强差之也。其计较物力,推排前后,流水鼠尾,白脚歇替之差,乡胥高下其手,而民不惮出死力以争之。”《元典章·户部十二·夫役》:“见令合差民户置定鼠尾籍册,官为封记。遇有递送官物,验籍轮流差拨,依时销铸。”
(6).指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帐册。《元典章·兵部三·站户》:“照依科粮鼠尾,验田数多者,从上挨排轮流,应当似为均平。”《元典章新集·户部·差役》:“安停茶食之人,结构豪霸,把持官府,通同作弊,不将税粮户籍丁产验数多寡,编排鼠尾,从上至下,照依资次,从公定差。”参见“ 鼠尾帐 ”。
(7).掷骰语。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幺四五骰着箇撮十,二三二趁着箇夹七,一面打箇色儿,也当得幺二三是鼠尾,赌钱的,不伶俐,姐姐你可便再掷。”
《漢語大詞典》:鼠尾帐(鼠尾帳)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帐目。宋史·赵开传:“减 蒲江 六井 元符 至 宣和 所增盐额,列其次第,谓之鼠尾帐。”
《国语辞典》:减数(减数)  拼音:jiǎn shù
数学上指减法中减去的数。如10-2=8,2 即为「减数」。
《漢語大詞典》:虬螭
(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文选·屈原〈九章·涉江〉》:“世溷浊而莫予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 吕延济 注:“虬、螭皆龙类。”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沉我天。”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明 王世贞 《歌赠程孟孺》:“指端虹霓出鐘鼎,眼底贔屭腾虬螭。”
《國語辭典》:杂学(雜學)  拼音:zá xué
1.兼含各类学说,不专主一家的学问。《尉缭子。治本》:「杂学不为通儒。」
2.科举时代指作文章以外的其他学问。《儒林外史》第三回:「况且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
《國語辭典》:悬针(懸針)  拼音:xuán zhēn
1.一种篆书。形状似针的锋芒,故称为「悬针」。据说为后汉章帝时曹喜所作。
2.书法中竖画的写法。因竖画自上而下,端正笔直,下端出锋如针倒悬,故称为「悬针」。
3.蝌蚪的别名。参见「蝌蚪」条。
《漢語大詞典》:议功(議功)
(1).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五曰议功之辟。” 郑玄 注:“谓有大勋力立功者。”汉书·刑法志:“八议:一曰议亲……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勤,八曰议宾。”参见“ 八辟 ”、“ 八议 ”。
(2).论功。 唐 柳宗元 《剑门铭》:“帝用休嘉,议功居首,增秩师长,进为大藩,宅是南服。”参见“ 议勋 ”。
《漢語大詞典》:议勋(議勳)
谓评议其辅成王业的功勋。 北周 庾信 《慕容公神道碑》:“昔在《殷书》懋赏,周礼议勋,诸侯计功,大夫称伐。” 倪璠 注:“周礼曰:‘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
《國語辭典》:钩勒(鉤勒)  拼音:gōu lè
1.用线条钩描物象轮廓,钩描后,大都填著彩色。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
2.一种中国绘画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亦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
《漢語大詞典》:白牛车(白牛車)
佛教语。比喻佛法中之大乘。《坛经·机缘品》:“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唐 杜甫 《上兜率寺》诗:“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仇兆鳌 注引《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寳车。”按,《法华经·譬喻品》:“牛车为大乘,即菩萨乘。”亦省作“ 白牛 ”。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昔事堪惆悵,谈玄爱白牛。”自注:“《法华经》以白牛喻大乘。”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参见“ 三车 ”。
《漢語大詞典》:三车(三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國語辭典》:筋脉(筋脈)  拼音:jīn mài
血液流通的路径。如:「人身布满大大小小的筋脉。」
《國語辭典》:挑剔  拼音:tiāo tī
1.苛求责备,吹毛求疵。《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多来挑剔我们吗?」《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幸而这先生是济川拜服的,有些错处,可以将就过去,也不来挑剔先生了。」
2.拨弄。如:「挑剔灯火」。唐。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3.雕琢、塑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的配偶。」
《漢語大詞典》:波画(波畫)
指书法中捺的折波和横笔。亦泛指笔画。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今其家藏 蔡忠惠 帖,用金花牋十六幅,每幅四字,玩其波画,令人起敬。”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广陵姬:“到家使之操笔,则此数字之外,不辨波画。”
《國語辭典》:馀数(餘數)  拼音:yú shù
数学上指:(1)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商数乘以除数的结果,称为「馀数」。如45除以6得商数7,则以45减去7乘以6所得的结果3即为馀数。(2)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的数称为「馀数」。如3为10减去7的馀数。
《漢語大詞典》:南派
指书法中的南派。详“ 南北书派 ”。
分類:书法法中
《國語辭典》:南北书派(南北書派)  拼音:nán běi shū pài
书法在南北朝分为南北二派。南派以帖学为主,风格飘逸。北派以碑学为主,风格刚劲朴拙。自宋代以来帖学独盛,及至清代,碑学始得抬头,此说由清代阮元提出。
分類:书法两派
《漢語大詞典》:摄提格(攝提格)
岁阴名。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尔雅·释天:“太阴在寅曰摄提格。”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李巡 云:‘言万物承阳起,故曰摄提格。格,起也。’”参阅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第三编第十一章。
《漢語大詞典》:元要
玄要。指佛家说法中的精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诵苕帚:“彼宗门建立,要须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乃能启悟学者,作将来耳目。” 清 吴伟业 《庚戌梅信日雨过邓尉哭剖石和尚》诗:“身居十地庄严上,道出三峯元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