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移牒
国子监
机发
打钟
公启
文告
衙门
公会
中直
主席
客饭
诉讼
总会
定刑
道会
《國語辭典》:移牒  拼音:yí dié
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今国际间常用。《金史。卷八七。仆散忠义传》:「使左副元帅志宁移牒宋枢密使张浚。」
《國語辭典》:国子监(國子監)  拼音:guó zǐ jiàn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國語辭典》:机发(機發)  拼音:jī fā
1.使用机械控制发动。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史补》:「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
2.以机弩发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定势》:「如机发直矢,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3.比喻迅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谢云:『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刘孝标注引《支遁传》:「遁神悟机发,风期所得,自然超迈也。」
《国语辞典》:打钟(打钟)  拼音:dǎ zhōng
学校、机关团体等表示上、下课或上、下班的信号。
《國語辭典》:公启(公啟)  拼音:gōng qǐ
1.公开的书信。《清史稿。卷四一九。岑毓英列传》:「尚书赵光疏呈滇绅公启,言毓英所向有功,特诏嘉勉,下总督劳崇光据实保奏。」
2.众人具名的书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钟雷溪从前在上海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帐捲逃,并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
《國語辭典》:文告  拼音:wén gào
1.以文字告谕于人。《国语。周语上》:「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2.政治领袖或机关团体发布的文书。如:「总统文告」、「总监文告」。
《國語辭典》:衙门(衙門)  拼音:yá mén
1.唐代皇宫前殿的殿门。《旧唐书。卷一七一。张仲方传》:「翌日,两省官入朝,宣政衙门未开,百官错立于朝堂。」
2.旧时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红楼梦》第四八回:「著他写一张状子,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也作「牙门」。
《國語辭典》:公会(公會)  拼音:gōng huì
1.工商业或自由同业之间的联络组织。如:「鞋业公会」。
2.众人集会。《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少傅徐陵闻其名,召之,世基不往。后因公会,陵一见而奇之。」
3.因公事相会。
《漢語大詞典》:中直
(1).正直。易·同人:“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孔颖达 疏:“以其用中正刚直之道。”
(2).中央直属机关的省称。《中国青年报》1983.10.18:“中直团委召开座谈会。”
《國語辭典》:主席  拼音:zhǔ xí
1.主持会议并维持会场秩序的人。如:「主席掌控得当,会议方能顺利进行。」
2.委员制的党政机关组织,称其领袖为「主席」。如:「国民政府主席」、「执政党主席」、「省政府主席」。
3.主人所坐的位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筵席完备,待拜住以子侄之礼,送他侧首坐下,自己坐了主席。」
《國語辭典》:客饭(客飯)  拼音:kè fàn
一种论份卖的经济快捷便餐。如:「这家馆子的客饭不错,我们就在这里吃好了。」
《國語辭典》:诉讼(訴訟)  拼音:sù sòng
法律上指因私权不获履行、受到侵害、或其他事项争执不能解决时,请求司法机构本于司法权,依法裁判的行为。
《國語辭典》:总会(總會)  拼音:zǒng huì
1.总合会聚。汉。郑玄《六蓺论》:「孔子以六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文选。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罴。」
2.公益社团的最高机关。如:「中国灾胞救助总会」。
3.各分会的总机关。
《漢語大詞典》:定刑
审判机关认定犯人应判处某种刑罚:~过重。
《漢語大詞典》:道会(道會)
(1).信道教者的集会。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道人留笠》:“ 永康 青城山 ,每岁二月十五日为道会,四远毕至。巨室 张氏 、 唐氏 轮主之,会者既集,则闭观门,须斋罢乃启。”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饼店道人》:“ 青城 道会时,会者万计。县民往往旋结屋山下,以鬻茶果。”
(2). 清 代县级道教机关的主管官吏。清史稿·职官志三:“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司道会,各一人。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