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拜亲(拜親)  拼音:bài qīn
拜见朋友的双亲。古人对朋友有拜亲之礼,以示亲密关系。
《國語辭典》:进谒(進謁)  拼音:jìn yè
下级谒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进谒嘉谋,退守名都。」《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返舍走走,在这里路过,闻知大名,特来进谒。」也作「进见」。
《漢語大詞典》:展谒(展謁)
敬词。犹拜见,拜谒。 宋 苏轼 《贺正启》:“某官守所繫,展謁无阶。” 清 方文 《荆溪道中偕周颖侯》诗:“到城先展謁,贤祖 孝侯 祠。” 清 曾国藩 《祭韩公祠文》:“ 国藩 履任之日,敬谨展謁。”
《漢語大詞典》:出谒(出謁)
外出拜见。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自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謁,适会明府登车。”南齐书·刘悛传:“ 蛮王 田僮 在山中,年垂百餘岁, 南譙王 义宣 为 荆州 , 僮 出謁,至是又出謁 悛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 韩参政 亿 、 李参政 若谷 ,未第时皆贫,同赴试京师,共有一席一氊,乃割分之。每出謁,更为僕。”
分類:外出拜见
《國語辭典》:反面  拼音:fǎn miàn
事物的背面。《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在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漢語大詞典》:小参(小參)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题昭默自笔小参》:“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
(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國語辭典》:参请(參請)  拼音:cān qǐng
参学请益。《景德传灯录。卷二六。秀州罗汉愿昭禅师》:「时常说法,时时度人,不妨诸上座参请。」
《漢語大詞典》:奉贽(奉贄)
进献见面礼品。谓拜见。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古之君子,因王事之閒,则奉贄以见其同僚。” 清 陈用光 《上翁学士书》:“伏惟阁下存好士之盛心,念 用光 之意,存乎古人之慕道者,不待奉贄阶下,而先教诲之。”
《漢語大詞典》:迎见(迎見)
(1).迎面遇见。 宋 曾巩 《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为人聪明,于事迎见立解,无不尽其理。”《水浒传》第二五回:“且説 武大 挑着担儿,出到 紫石街 巷口,迎见 鄆哥 提着篮儿在那里张望。”
(2).犹预见。 宋 陆游 《上执政书》:“﹝某﹞虽才识浅暗,不能如古人迎见逆决,然譬于农夫之辨菽麦,盖亦专且久矣。”
(3).迎接拜见。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赠佩》:“闻説 申郎 迎见俺爹娘于邮亭之上。”
《漢語大詞典》:走谒(走謁)
前往拜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伯石 始生, 子容 之母走謁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唐史通俗演义》第三回:“ 隰城 尉 房玄龄 ,走謁军门, 世民 一见如故。”
分類:前往拜见
《國語辭典》:拜客  拼音:bài kè
拜谢客人。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命花娘子出幕,裴回拜客。」《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他却兴头的了不得,出来拜客。」
《漢語大詞典》:拜识(拜識)
(1).拜见认识。《元典章·台纲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处,并不得拜识亲眷,因而受人献贺财物,如违,以赃论。”《水浒传》第九四回:“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场:“想不到江湖上有这样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识。”
(2).结拜兄弟;要好朋友。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一场:“我在民团上拜识可多哩。”
《漢語大詞典》:进朝(進朝)
前往拜见。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昔日 张先生 进朝,我们多要打箇弓。”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决疑》:“妾因相公进朝,在此问卜。”
分類:前往拜见
《漢語大詞典》:参觐(參覲)
拜见尊长。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目老叟为小儿》:“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覲。”
分類:拜见尊长
《漢語大詞典》:披展
披诚展拜,拜见。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守郇王庆文》:“早挹芳猷,未谐披展,甚为翘佇,兴寝增劳。”
分類: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