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安易
(1).安逸怠惰。国语·晋语八:“ 鞅 也,居处恭,不敢安易,敬学而好仁,和於政而好其道。” 韦昭 注:“易,简也。不敢自安而为简略。”
(2).平静安稳;安静和平。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颖士 呼吸折节而获重禄,不易一刻之安易。”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风雨时作,特暂伏之见象,非能永劫安易,如 亚当 之故家也。”
《漢語大詞典》:悠溶
平静貌;安闲貌。 唐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诗:“ 靖节 何须 彭泽 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崦里》:“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分類:平静安闲
《漢語大詞典》:凝津
(1).指平静的河水。 晋 湛方生 《天晴诗》:“青天莹如镜,凝津平如研。”
(2).旧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 唐 崔融 《为皇太子贺甘露表》:“臣闻五材并用,天地合而凝津;四序递来,阴阳和而洒润。”镜花缘第八八回:“吾其锡汝押忽之珍,方圆之璐;更饗汝凝津之浆,流甘之露。”
《漢語大詞典》:平虑(平慮)
(1).谓平静地认真思考。 宋 司马光 《体要疏》:“陛下清心平虑,择其是者而行之,非者不能復夺也。”
(2).即平露。瑞木名。详“ 平露 ”。
《漢語大詞典》:平露
瑞木名。古谓官位得人即生。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贤不肖位不相踰则平露生于庭。平露者,树名也,官位得其人则生,失其人则死。”露,一本作“ 路 ”。宋书·符瑞志下:“平露,如盖,以察四方之政。” 唐 无名氏 《平露赋》:“惟 唐 累庆,唯天眷命,植平露之殊祥,表吾君之睿圣。”《应群芳谱·木谱十三》谓平露一名平虑。
《漢語大詞典》:止监(止監)
亦作“止鉴”。 以止水为鉴。谓使心境平静纯洁。《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战胜臞者肥,止监流归停。” 李善 注引文子:“莫监於流潦,而监於止水,以其保心而不外荡也。” 明 陈子龙 《下信安江至龙丘》诗:“止鉴情已悟,疲津理未超。”参见“ 止水 ”。
《國語辭典》:止水  拼音:zhǐ shuǐ
不流动的水。《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唐。白居易〈玩止水〉诗:「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分類:止水静止
《漢語大詞典》:静温
平静温和。 宋 陆游 《苏韬光节推挽歌词》:“遇事虽骯脏,接人终静温。”
《漢語大詞典》:谧然(謐然)
平静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序:“而后海表謐然, 东夷 屈服。”魏书·于栗忠传:“四海謐然,宇内晏清。”
分類:平静
《漢語大詞典》:压台
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例如:压台戏。
指稳定局面,使局势平静
《漢語大詞典》:夷晏
平静清明。文选·陆倕〈新刻漏铭〉:“河海夷晏,风云律吕。” 张铣 注:“夷,平;晏,清也。言河海不波浪也。”
《國語辭典》:匀净(勻淨)  拼音:yún jìng
调和均匀。《红楼梦》第四四回:「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
《漢語大詞典》:怗然
平静貌。北史·柳崇传:“郡中畏服,境内怗然。”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 德裕 以白帝,命使者諭神策军曰:‘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士乃怗然。”
分類:平静
《漢語大詞典》:恬澜(恬瀾)
谓波澜平静。喻平静的世途。 宋 王安石 《答陈正叔》诗:“利行有阨辙,势涉无恬澜。”
《漢語大詞典》:霁波(霽波)
平静的水波。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五:“丹巘堕瓌景,霽波灼虚形。”
分類:平静水波
《漢語大詞典》:清渟
水清澈平静。初学记卷七引 晋 王彪之 《井赋》:“澄澜恬以清渟,泓泠朗以寥戾。”
《國語辭典》:平靖  拼音:píng jìng
靖,定、静。平靖指平定。《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