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迁坐(遷坐)
(1).改换平时起居的场所。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朱熹 集注:“迁坐,易常处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斋不茹荤必变食:“祭祀之斋居必迁坐,必变服,必变食。”
(2).移动坐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既至馆中,气尚未平,独坐屏处。时秋阳方烈,为日所射,久不迁坐。”
《漢語大詞典》:素蓄
亦作“ 素畜 ”。
(1).平时所蓄积。《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李善 注:“蓄,积也。”
(2).平时蓄养。 南朝 齐 王融 《请习校部曲疏》:“但士非素蓄,无以即用,不教民战,是实弃之。”
(3).素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生灵,而致之心用。” 南朝 陈 沈炯 《为王僧辩重答贞阳侯启》:“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窃恃皇明之必照,终期素蓄之获伸。”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以陛下之明智,知言之要,知德之奥,皆陛下之所素畜。”
《國語辭典》:每常  拼音:měi cháng
1.往常、平时。《水浒传》第一五回:「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说十数个。」
2.常常、时常。《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出》:「(净有介)(外)妈妈,为何恁地发怒?(末)县君每常恁地。」
《漢語大詞典》:居尝(居嘗)
平时,平常。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光 居尝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废名 《莫须有先生不要提他的名字》:“我们两个老夫妻,居尝过日子,总不敢得罪人。”
分類:平时平常
《漢語大詞典》:变食(變食)
改变平时饮食的内容。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改常饌。” 邢昺 疏:“谓将欲接事鬼神,宜自絜净,故改其常饌也。” 宋 朱熹 《观梅小集以斋禁不得奉陪因寄小诗》:“梅花年后欲离披,恰是先生变食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斋:“古人斋必变食,谓不食五荤,非不饮酒、食肉。”
《漢語大詞典》:变正(變正)
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
《國語辭典》:闲常(閑常)  拼音:xián cháng
平常、平时。《水浒传》第三二回:「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也作「閒常」。
《漢語大詞典》:燕养(燕養)
平时的生活供养。仪礼·既夕礼:“卒奠……燕养馈羞汤沐之饌,如他日。” 郑玄 注:“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 胡培翚 正义:“谓平常燕居所用以供养者,即馈羞汤沐是也。”
分類:平时供养
《漢語大詞典》:机杖
几案与手杖。老年人平时以几靠身,以杖扶持,故喻年迈。机,通“ 几 ”。 三国 魏 嵇康 《思亲诗》:“望南山兮发哀嘆,感机杖兮涕汍澜。”
《漢語大詞典》:白纱帽(白紗帽)
白纱制的高顶帽。自 晋 至 南朝 梁 皇帝平时所戴。梁书·侯景传:“ 景 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隋书·礼仪志六:“﹝ 梁 天监 八年﹞帝改去还皆乘輦,服白纱帽。”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八:“ 萧道成 既诛 苍梧王 , 王敬则 手取白纱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盖 晋 、 宋 、 齐 、 梁 以来,惟人君得著白纱帽。家有 范琼 画 梁武帝 本,亦着白纱帽也。”
分類:平时帝王
《漢語大詞典》:衔牌(銜牌)
官衔牌。木质朱漆、金字。平时插在门口,出行以及举行婚丧礼仪时,拿着前导,以示荣耀。《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又想在省里做那四副衔牌带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灯笼是姓甚么的,甚么衔牌……一一都説得明明白白。”
《國語辭典》:总动员(總動員)  拼音:zǒng dòng yuán
1.即将面临战争等紧急状态的时候,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由平时状态进入战争状态,称为「总动员」。
2.出动全体人员的力量完成某事。如:「全校师生总动员,整理庭园环境。」
《國語辭典》:寓兵于农(寓兵於農)  拼音:yù bīng yú nóng
兵农合一的政策。人民平时在家耕种,战时则当兵打仗。
《國語辭典》:训练有素(訓練有素)  拼音:xùn liàn yǒu sù
经过有系统的严格训练,因而具备了一定水准的成效。如:「从这次比赛的表现,看出我方的确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國語辭典》:一鸣惊人(一鳴驚人)  拼音:yī míng jīng rén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潜藏才华,一旦有机会施展时,果真令人惊讶、佩服。参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条。《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