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台官(臺官)
(1). 汉 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宋书·百官志上:“ 汉 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书令、僕、丞、郎,皆辟车豫相回避,臺官过,乃得去。”
(2). 唐 宋 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御史争驿厅:“ 元和 中, 元稹 为监察御史,与中使争驛厅,为其所辱,始敕节度观察使:臺官与中使先到驛者处上厅。”宋史·职官志四:“臺官职在绳愆纠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
(3).泛指朝廷公卿。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卿士为臺官。”
《漢語大詞典》:庾郎
(1).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 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2).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3).指 南朝 齐 庾杲之 。 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 陆龟蒙 《中酒赋》:“ 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
《漢語大詞典》:都省
(1). 汉 以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 唐 垂拱 中,改尚书省曰都省。后亦以指尚书省长官或尚书省政事堂。 唐 韩愈 《复仇状》:“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有此异同,必资论辩,宜令都省集议闻奏者。” 马其昶 题解:“公此议欲令凡事发,具其事下尚书省集议。”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会府台司·都省:“ 汉 以僕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至 唐 垂拱 中,改尚书省曰都省,是则都省之号,始自 汉 也。”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须有日御帘前高捧三臺印,都省里安身正一品。”
(2).都察院。《水浒传》第五九回:“﹝ 贺太守 ﹞把 鲁智深 拷打了一回,教取面大枷来钉了,押下死囚牢里去。一面申闻都省,乞请明降如何。”参见“ 都堂 ”。
《漢語大詞典》:都堂
(1). 唐 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 宋 金 沿之。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稟钧裁。”
(2). 明 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平山冷燕》第十一回:“这个 燕生员 ,乃是本郡 燕都堂 之子,叫做 燕白頷 。”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都堂
《漢語大詞典》:祠部
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 北周 始改为礼部。 隋 唐 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 宋 元 迭有变革, 明 改为祠祭司。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分司郎官职事,惟祠部为烦且重。”
《國語辭典》:淑人  拼音:shú rén
1.有德的君子。《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2.闲雅贞静的女子。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四。江庙泥神记》:「有淑人兮邦之媛,佩明月兮纽兰荃。」
3.清室皇宫后妃中,三品命妇的封号。《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
《國語辭典》:淑女  拼音:shú nǚ
闲雅贞静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上下相嫌乎?」
《國語辭典》:纳言(納言)  拼音:nà yán
职官名:(1)掌传达王命。《书经。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2)侍中的别名。参见「侍中」条。
《國語辭典》:尚书郎(尚書郎)  拼音:shàng shū láng
职官名。东汉以后,尚书属官任满一年者,称为「尚书郎」。
《國語辭典》:令史  拼音:lìng shǐ
职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掌文书事务。《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用廉为令史,事太尉亚夫。」后泛指官府中的胥吏。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眼睁睁棍棒淋漓,包待制又葫芦提,令史每装不知。」《水浒传》第二七回:「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王婆口词,一般供说。」
《國語辭典》:比部  拼音:bǐ bù
职官名。主管审计的职务,历代职权不一,如魏、晋时,主掌诏书、律令的审核。唐时,负责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宋时,主掌中外帐籍。但因随有行政处分,故隶属刑部。金、元以后无此名。
《國語辭典》:主事  拼音:zhǔ shì
1.主持、掌理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水浒传》第六○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
2.职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
《漢語大詞典》:紫荷
古时尚书令、仆射、尚书等高官朝服外负于左肩上的紫色囊。宋书·礼志五:“尚书令、僕射、尚书手板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 汉 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未详也。”南齐书·舆服志:“﹝尚书令、僕射、尚书﹞其肩上紫袷囊,名曰契囊,世呼曰紫荷。” 元 马祖常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诗》:“香灺沉银叶,衣裾佩紫荷。”
《漢語大詞典》:三铨(三銓)
唐 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銓,尚书、侍郎分主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选人先遭涂毁文书者,令三銓止除诈伪,余復旧规。” 胡三省 注:“唐六典:‘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选:一曰尚书銓,二曰中銓,三曰东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为三銓。’”按, 唐 乾元 中侍郎 崔器 奏改中铨为西铨。故 宋 王溥 唐会要·吏部尚书以尚书铨、东铨、西铨为三铨。
《漢語大詞典》:民部
即户部。古代官署名。 汉 置尚书,有民曹, 三国 魏 置度支, 吴 有户部, 晋 有度支, 北周 有民部,皆主财用。 隋 初置度支, 开皇 三年改为民部, 唐 永徽 初,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复改称户部。
《国语辞典》:良相  拼音:liáng xiàng
贤能的宰相。《史记。卷四四。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夫四聪不达,华阳君所谓乱臣。百姓无冤,孙叔敖称为良相。」
《國語辭典》:三相  拼音:sān xiàng
电学上指以三根相导线载送交流电的电路,称为三相电路。平衡三相交流电的电压、电流为三组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位互差一二○度之相量。
《漢語大詞典》:三相张家(三相張家)
指 唐 张嘉贞 、 张延赏 、 张弘靖 三相之故第。新唐书·张弘靖传:“﹝ 弘靖 ﹞先第在 东都 思顺里 ,盛丽甲当时,歷五世无所增葺,时号‘三相张家’云。”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唐 张嘉贞 相 玄宗 , 延赏 相 德宗 , 弘靖 相 宪宗 ,先第在 东都 思顺里 ,盛丽甲当时,歷五世无所增葺,时号‘三相张家’。”
分類: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