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水菽
礼记·檀弓下:“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菽,泛指豆类。后以“水菽”借指粗淡的饮食,常用作孝养父母之典。后汉书·刘平赵孝等传序:“夫患水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 宋 王安石 《夜梦与和甫别》诗:“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漢語大詞典》:陔兰(陔蘭)
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因以“陔兰”敬称他人的子孙。意谓能孝养长辈。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漢語大詞典》:乌私(烏私)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 密 今年四十有四,祖母 刘 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 刘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后因以“乌私”为孝养父母之典实。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只餘六载循陔处,稍慰乌私一片情。” 清 魏源 《题嘉禾冯广文登府陔园图》诗:“解带趋 汝 坟,奉檄申乌私。”参见“ 乌哺 ”。
《國語辭典》:乌哺(烏哺)  拼音:wū bǔ
乌能反哺其母。比喻子女奉养父母。
《漢語大詞典》:追养(追養)
谓祭祀死者,继尽孝养之道。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孔颖达 疏:“养者是生时养亲,孝者生时事亲,亲今既没,设礼祭之,追生时之养,继生时之孝。” 汉 张衡 《东京赋》:“躬追养於庙祧,奉蒸尝与禴祠。”《魏书·礼志二》:“臣闻国之大礼,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过禘祫,所以严祖敬宗,追养继孝。”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國語辭典》:陈情表(陳情表)  拼音:chén qíng biǎo
文章名。晋李密撰。以祖母刘氏年老,上表晋武帝,请准其暂不任官,以便居家孝养年迈祖母。
《漢語大詞典》:莱舞(萊舞)
莱衣起舞。表示孝养双亲。 清 李渔 《巧团圆·巧聚》:“到如今相逢不见笑声喧,毕竟是 莱 舞欠蹁躚。”参见“ 莱衣 ”。
《國語辭典》:莱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䌽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䌽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漢語大詞典》:衔索(銜索)
口穿绳索。《孔子家语·致思》:“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后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泣风雨於《梁山》,惟枯鱼之衔索。”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有 桓山 之泣。”
《漢語大詞典》:陔养(陔養)
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清 秦树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
分類:以孝孝养
《漢語大詞典》:斑懒
犹斑斓。 春秋 末, 老莱子 至孝,“常服斑斕之衣,为婴儿戏”以娱亲。后用为孝养父母之典。古本戏曲丛刊《三桂记·荣赠》:“但图朱紫之荣,久失斒孄之养。”
《漢語大詞典》:饭感(飯感)
谓因孝养母亲而感动上天。典出南史·孝义传上·陈遗:“ 宋 初 吴郡 人 陈遗 ,少为郡吏,母好食鎗底饭。 遗 在役,恒带一囊,每煮食輒録其焦以貽母。后 孙恩 乱,聚得数升,恒带自随。及败逃窜,多有饿死, 遗 以此得活。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 遗 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遗 饭感, 陶侃 酒限。”
《国语辞典》:孝行可嘉  拼音:xiào xìng kě jiā
孝养父母的行为值得嘉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法上虽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气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國語辭典》:风木之思(風木之思)  拼音:fēng mù zhī sī
比喻父母亡故,儿女不得奉养的悲伤。参见「风木含悲」条。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出:「只是漂流已久,岂无风木之思,伉俪重谐,方有室家之恋。」
《漢語大詞典》:风树(風樹)
《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因以“风树”为父母死亡,不得奉养之典。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晒风树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远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饌,尚当泣感风树,忧思无穷。”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母王氏赠安人制》:“母仪邈矣,永怀风树之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