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朗诵
蚊雷
怒吼
欢哗
嚄唶
何问
绝叫
扬言
高呼
呵叱
笑哗
蛟龙吼
叫破
放声
号叫
《國語辭典》:朗诵(朗誦)  拼音:lǎng sòng
高声诵读诗文。《三国演义》第六○回:「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也作「朗读」。
《國語辭典》:蚊雷  拼音:wén léi
形容众蚊聚集的声音。宋。陆游 春晚书怀诗:「暑近蚊雷先隐辚,雨前蚁垤正崔嵬。」
《國語辭典》:怒吼  拼音:nù hǒu
人、兽因愤怒而发出吼叫。也形容风、涛等发出巨大的声音。如:「狂风怒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于所蓄二牛,忽怒吼跃入,奋角与盗斗,挺刃交下,斗愈力,盗竟受伤狼狈去。」
《漢語大詞典》:欢哗(驩譁)
欢笑喧哗。驩,通“ 欢 ”。 宋 范成大 《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诗:“妻孥竞驩譁,渠亦知许事。”
分類:欢笑喧哗
《國語辭典》:嚄唶  拼音:huò zè
1.多言、大声呼笑。《集韵。入声。陌韵》:「嚄,嚄唶,多言。」
2.刚健的样子。《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
《漢語大詞典》:何问(何問)
大声斥问。何,通“ 呵 ”。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刘公墓志铭》:“两界耕桑交跡,吏不何问。”
分類:大声
《漢語大詞典》:绝叫
大声呼叫。晋书·袁耽传:“ 耽 投马絶叫。”马,指计数的筹码。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綫争磋磨。” 宋 杨万里 《峡中得风挂帆》诗:“百夫絶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当鬼魂们又发一声反狱的绝叫时,即已成为人类的叛徒。”
《國語辭典》:扬言(揚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扬,散布某种言论。《战国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却被皇甫郦扬言于西凉人曰:『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西凉人多有听郦之言,军心渐涣。」
2.誇大其辞。《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3.大声说话。《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
《國語辭典》:高呼  拼音:gāo hū
大声呼叫。如:「大夥齐声高呼,以示庆贺。」《董西厢》卷二:「那法聪横著铁棒,厉声高呼:『叛国贼!请个出马决胜负,不消得埋杆竖柱。』」
《國語辭典》:呵叱  拼音:hē chì
大声斥责。《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道:『谅他几个生童,有多大的本领,敢毁本府的祠宇?』说著硬要亲自出去,呵叱他们。」也作「呵斥」。
《漢語大詞典》:笑哗(笑譁)
大声哄笑。 宋 苏轼 《泗州除夜黄师是送酥酒》诗之一:“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譁。”
分類:大声哄笑
《漢語大詞典》:蛟龙吼(蛟龍吼)
比喻大声吟啸。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敛蛟龙吼。” 宋 苏轼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分類:大声吟啸
《漢語大詞典》:叫破
(1).道破;揭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轩辕翁 因是起先咤异了,嘿嘿看他自走,不敢叫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2).大声呼喊以使人得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聪 ﹞先叫破了地方邻舍,多有人走起来救护。”
《國語辭典》:放声(放聲)  拼音:fàng shēng
放开嗓门。《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因思父孙坚如此英雄,我今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母王夫人见了吓的抖衣而颤,且儿一声,肉一声,放声恸哭起来。」
《漢語大詞典》:号叫(號叫)
呼叫;大声哭喊。晋书·刘元海载记:“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梁书·孝行传·宛陵女子:“母为猛虎所搏,女号叫挐虎,虎毛尽落。”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一步再流血,尚经矰缴勤,三步六号叫,志屈悲哀频。”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秀妮 ﹞一边转着,一边悲惨地号叫:‘还我孩子!还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