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后(斷後)  拼音:duàn hòu
1.断绝子嗣或后续者。如:「他家中独子意外身亡,就此断后了。」晋。潘岳 西征赋:「国灭亡以断后,身刑轘以启前。商法焉得以宿,黄犬何可复牵。」
2.殿后阻断敌人来追击。《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把围登时解了,分作两队,作前后应敌之势,一队向外边打,自行断后,一队向里边打,回救主营。」
《國語辭典》:孕育  拼音:yùn yù
1.怀胎而生育。《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纪》:「后即无子,潜怀怨忌,每宫人孕育,鲜得全者。」也作「孕毓」、「孕鬻」。
2.自既存事物中,酝酿出新事物。如:「孕育革命的种子。」
《國語辭典》:绝国(絕國)  拼音:jué guó
1.僻远隔绝的国家。《淮南子。修务》:「绝国殊俗、僻远幽閒之处,不能被德承泽。」《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2.没有后代的封国。《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郭氏侯者凡三人,皆绝国。」
《國語辭典》:过房(過房)  拼音:guò fáng
自己无子而以兄弟、亲戚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三国演义》第五回:「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也作「过继」。
《漢語大詞典》:火绝(火絶)
火烟断绝。谓无后嗣。 唐 韦应物 《鼙鼓行》:“何况鰥孤火絶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漢語大詞典》:玉种(玉種)
(1).传说中玉的种子。山海经·西山经“ 黄帝 乃取 峚山 之玉荣,而投之 钟山 之阳” 晋 郭璞 注:“以为玉种。”
(2).引申为对他人后嗣的美称。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玉种逾润,兰芳不已。”
《國語辭典》:胤嗣  拼音:yìn sì
后嗣。《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文选。班固。史述赞。述韩英彭卢吴传第四》:「吴克忠信,胤嗣乃长。」
分類:后嗣后代
《國語辭典》:绝户(絕戶)  拼音:jué hù
1.断子绝孙。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看了他那嘴脸,我吃他吐的茶,就绝户了也成不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则为老夫近六旬无子,所以寻将你来,……赶了你出去,倒著我韩弘道绝户了。」
2.没有后代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趁著有儿子的时候,我便早死了,好叫他披麻带孝,送我到正穴里去!免教我死迟了,被人说我是绝户。」
《漢語大詞典》:绝祀
1.断绝祭祀。谓亡国。《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史记·管蔡世家:“ 侯齐 四年, 楚惠王 灭 蔡 , 蔡侯齐 亡, 蔡 遂絶祀。”
2.谓无后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戚帅惧内:“ 戚 殁,而 汪 志其墓。述其为妻所困,几至絶祀。”
《漢語大詞典》:置后(置後)
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礼记·杂记上:“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孔颖达 疏:“无子则为之置后者,若死者无子,则为死者别置其后;其所置之后,即大夫适子,同得行大夫之礼。此所置之后,谓暂为丧主,假用大夫之礼。”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继嗣非古而礼有可通:“ 孔 疏‘置后’者,谓借他大夫之子暂为丧主,一若为之后者;而丧毕即撤,仍不立后也。故曰‘为之置后’。若宗子则直为之立后矣。”
《漢語大詞典》:代及
谓延及后嗣。 唐 白居易 《除某节度留后起复制》:“懋勋德者,庆钟于嗣;袭忠顺者,教本于亲。於是乎有代及之恩,有赏延之命,所以光子道而激臣节也。”
分類:延及后嗣
《漢語大詞典》:正世
(1).整治世道。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察民俗。”
(2).正后嗣,使后代血统纯正。汉书·元后传:“且 羌 胡 尚杀首子以盪肠正世,况於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
《漢語大詞典》:灵枝(靈枝)
谓名门的后嗣。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泫然沾衣兮,悲 袁 友之英秀。系神绪而作氏,胤灵枝而启胄。”
分類:名门后嗣
《國語辭典》:绝种(絕種)  拼音:jué zhǒng
生物的种类断绝灭亡,不再生存于世界。如:「恐龙早已绝种。」
《漢語大詞典》:不血食
指因为无后嗣或国家灭亡而绝祀。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左传·庄公六年:“ 邓侯 曰:‘人将食吾餘。’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新五代史·刘承钧传:“然 承钧 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 汉氏 之不血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