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对(正對)  拼音:zhèng duì
1.一种对偶。用两两相对的词语反映同类的事物或概念,其意义相同。如张载的〈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为正对,皆言思念故乡。
2.直接面对。如:「这栋建筑物,正对著公园。」
《漢語大詞典》:十辈(十輩)
(1).从事同一或同类事务的前后十人。十,约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吾不用公言,以困 平城 。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 宋 黄庭坚 《次韵谢黄老送墨竹十二韵》:“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
(2).指同类的十物。 宋 杨万里 《谢唐德明惠笋》诗:“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
《漢語大詞典》:得朋
获得同类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王弼 注:“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 孔颖达 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阴也,今以阴诣阴,乃得朋,俱是阴类,不获吉也。”后汉书·朱晖传论:“ 穆 徒以友分少全,因絶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 北周 庾信 《北园射堂新成》诗:“择贤方知此,传巵喜得朋。” 宋 刘克庄 《挽方孚若寺丞》诗:“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也无人。”
《國語辭典》:物类(物類)  拼音:wù lèi
1.万物的总称。《荀子。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文选。宋玉。高唐赋》:「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2.物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缚喝国》:「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华,难以备举。」
《漢語大詞典》:引类(引類)
援引同类。《淮南子·要略》:“乃始揽物引类。” 唐 韩愈 《送牛堪序》:“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他经者,又数十万言,其为业也勤矣。”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然后呼朋引类,借势乘权,恣其所欲为。”
分類:援引同类
《國語辭典》:重台(重臺)  拼音:chóng tái
1.复瓣的花。唐。韩偓〈妒媒〉诗:「好鸟岂劳兼比翼,异华何必更重台?」
2.奴婢的奴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重台》:「凡婢役于婢者,俗谓之重台。」
《漢語大詞典》:人流
(1).指有某种社会地位的同类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 河 北鄙於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 王利器 集解:“人流之流,与士流,学流、文流,某家者流之流义同。” 唐 张鷟 游仙窟:“岂敢在外谈説,妄事加诸?忝预人流,寧容如此!”
(2).谓评论人物。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论:“ 庞统 雅好人流。” 卢弼 集解:“人流,犹人伦也,谓流叙人物也。”
(3).连续不断的人群。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三:“他扭头看后面那长长的人流。”
(4).人工流产的省称。
《漢語大詞典》:绝类(絶類)
1.超出同类。 汉 王逸 《荔支赋》:“卓絶类而无儔,超众果而独贵。” 宋 苏轼 《祭陈令举文》:“ 令举 之贤,何为而不立,何立而不遂,使少见其毫末,而出其餘弃,必有惊世而絶类者矣。”
2.灭绝其种类。后汉书·刘平传:“ 平 弟 仲 为贼所杀…… 仲 遗腹女始一岁, 平 抱 仲 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 平 不听,曰:‘力不能两活, 仲 不可以絶类。’遂去不顾。”《北史·源贺传》:“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絶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詔。”
3.非常相似。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不知其天才清妙,絶类 太白 ,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
《國語辭典》:谱系(譜系)  拼音:pǔ xì
载有世族系统、源流纪录的族谱。
《國語辭典》:事类(事類)  拼音:shì lèi
1.同类的事。汉。王充《论衡。实知》:「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
2.文章中引用古事例典故以类比事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證今者也。」
《漢語大詞典》:啸侣(嘯侣)
呼叫同类;召唤同伴。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众灵杂遝,命儔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四:“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唐 刘禹锡 《洗心亭记》:“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
《漢語大詞典》:畴人(疇人)
(1).古代天文历算之学,有专人执掌,父子世代相传为业,称为“畴人”。亦指精通天文历算的学者。史记·历书:“ 幽 厉 之后, 周 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家业世世相传为畴。” 唐 张说 《集贤院贺太阳不亏表并答制》:“彼日而蚀,诗人所丑,应亏不变,转异为臧,未知天意降休,将或畴人未洽?”清史稿·时宪志一:“西人 汤若望 ,与 徐光啟 共译新法者也,以四十二事证西人之密, 中 术之疏,畴人子弟翕然信之。”
(2).同类的人。一般指同行或同僚。 汉 王粲 《七释》:“ 邯郸 才女,三 齐 巧士,名唱秘舞,承闲并理,七盘陈于广庭,畴人儼其齐俟。” 晋 束晰 《补亡诗》序:“ 晳 与司业畴人,肄脩乡饮之礼,然所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闕而不备。” 宋 王安石 《贺正表》之三:“瞻云纷鬱,想朝露以载欣;愒日舒长,与畴人而胥乐。” 清 吴伟业 《高凉司马行》:“ 高凉 司马人中龙,眼看变化畴人中。”
(3).犹农人。 唐 李邕 《叶有道碑序》:“考畴人之疆亩,讯家童之作业,皆俭以遵约,安能维始。”
《漢語大詞典》:殊伦(殊倫)
(1).不同类。 晋 左思 《咏史》之六:“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唐 李白 《嘲鲁儒》诗:“君非 叔孙通 ,与我本殊伦。”
(2).指出类拔萃。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國語辭典》:茅茹  拼音:máo rú
茅,白茅。茅茹比喻互相引荐。《易经。泰卦》:「拔茅茹以其汇。」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漢語大詞典》:遗类(遺類)
(1).指残存者。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尝攻 襄城 , 襄城 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北史·隋纪下·炀帝:“百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类。”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 清 唐甄 潜书·远谏:“父子兄弟,死亡无遗类。”
(2).谓留下其同类。左传·哀公十一年:“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
(3).谓失其伦类,违反常理。庄子·徐无鬼:“ 庄子 曰:‘ 齐 人蹢子于 宋 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鐘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 郭象 注:“唐,失也。失亡其子而不能远索,遗其气类。” 陆德明 释文:“遗,亡也。亡其种类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