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崩坼
(1).倒塌断裂。 唐 元结 《异泉铭并序》:“山巔是秋崩坼,有穴出泉。”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浮光如綫,涛头千尺,方铁马之横溃,倏银山之崩坼。”
(2).山崩地坼。比喻社会大变乱。 唐 王勃 《倬彼我系》诗:“ 晋 历崩坼,衣冠扰弊。”
《漢語大詞典》:弭变(弭變)
平息变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孝烈祔庙:“按 隆庆 初元,加 孝烈 謚号,有‘祇天衞圣’字面,盖亦著当时弭变之功也。” 清 戴名世 《〈辨苗纪略〉序》:“夫起衅之由,弭变之策,及章奏文移,无不具载。”
分類:平息变乱
《漢語大詞典》:变人(變人)
(1).谓使人转变。晏子春秋·问下二六:“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
(2).谓变乱人伦。文子·上仁:“以大事小,谓之变人;以小犯大,谓之逆天。前虽登天,后必入渊。”
《漢語大詞典》:后变(後變)
(1).后方变乱。隋书·梁士彦传:“朕无前虑,惟恐后变,善为我守之。”
(2).日后变乱。新唐书·韦陟传:“至是,恐 广琛 有后变,乃驰往諭詔恩释其疑,而后趣召。”
《漢語大詞典》:罹乱(罹亂)
遭逢变乱。 唐 罗隐 《寄前户部陆郎中》诗:“罹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时天下罹乱,刑狱无典。”
分類:遭逢变乱
《漢語大詞典》:谋变(謀變)
图谋变乱。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募天下驍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輒败……此赏重而信之效也。” 明 宋濂 《元故从仕郎兴化路总管府经历李公墓志铭》:“属县 仙游 令 马某 ,虐用其民,民不堪。 陈一壼 谋变,焚其官署。” 清 梅曾亮 《书〈守濬记〉后》:“十二月大兵復 滑城 ,而贼首 林清 于九月十五日谋变京师。”
分類:图谋变乱
《國語辭典》:动乱(動亂)  拼音:dòng luàn
变动、扰乱,多指社会上、政治上。《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辽传》:「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漢語大詞典》:死乱(死亂)
死于变乱。汉书·五行志下之下:“不出七年, 宋 、 齐 、 晋 之君皆将死乱。”
分類:变乱
《漢語大詞典》:龛难(龕難)
平定变乱。龕,通“ 戡 ”。 南朝 梁 沈约 《昏主恣淫慝》诗:“龕难伐有罪,伐罪弔斯民。”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前部羽葆鼓吹表》:“故勒岫铭海之功,鞞革写其咏;龕难夷邦之业,簫管凝其声。”
《漢語大詞典》:变机(變機)
(1).转机。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 芸 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始而戏呼,继成习惯,甚至尊卑长幼,皆以‘三太太’呼之。此家庭之变机歟?”
(2).变乱的征兆。 清 王韬 《土胜俄不足恃》:“肘腋之间,无非祸乱所萌,变机所伏。”
《漢語大詞典》:变兵(變兵)
发动变乱的士兵;乱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欧陆各报论京津兵变》:“有知其内情者,均谓变兵意在攻 袁 。” 巴金 《家》二二:“公馆里头若是没有一个主人,那么变兵跑进来一把火就会把房子烧光的。”
《漢語大詞典》:变谋(變謀)
变乱的图谋。汉书·天文志:“凡五星,岁与填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新唐书·天文志三:“十一年五月丁卯,岁星、辰星合于东井;六月己未,復合于东井。占曰:‘为变谋而更事。’”
分類:变乱图谋
《漢語大詞典》:尨乱(尨亂)
变乱纷纭。 唐 柳宗元 《贞符》:“ 魏 晋 而下,尨乱鉤裂。厥符不贞,邦用不靖,亦罔克久,駮乎无以议为也。”
分類:变乱纷纭
《漢語大詞典》:变警(變警)
发生变乱的信息。宋史·滕宗谅传:“况变警之来,近在禁掖,诚愿修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
《漢語大詞典》:变衅(變釁)
发生变乱的事端或征兆。三国志·蜀志·邓艾传:“ 钟会 、 胡烈 、 师纂 等皆白 艾 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詔书槛车徵 艾 。”《晋书·刘颂传》:“夫 吴 越 剽轻, 庸 蜀 险絶,此故变衅之所出,易生风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