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榛迷
杂木丛生,分辨不清。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一:“﹝ 云 、 贵 间﹞虽间道有二,并犬牙於 川 ,久而榛迷,交地泯矣!”
《国语辞典》:瞎了眼  拼音:xiā le yǎn
失去视觉功能,讽刺人分辨能力不够,没能看清事情的真相。《红楼梦》第四七回:「我把你瞎了眼的!你认认柳大爷是谁!」《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安徽抚台瞎了眼,请你这种东西去做顾问官,算他晦气。」
《国语辞典》:缕当(缕当)  拼音:lǚ dàng
详细分辨,办妥。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國語辭典》:卷层云(卷層雲)  拼音:juǎn céng yún
状如白绢的云幕,高而薄。是由大面积的温暖潮湿空气,在六至七千公尺以上的高空,使水汽凝结而成。当日光或月光透过时,周围会产生光环。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前兆。
《漢語大詞典》:枚别
一一分辨。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禹:“且夫天下之道二,是与非而已耳。入是则无非,蹈非则无是,苟从其对而明之,则不待斥言枚别,而意会了然矣。”
分類:一一分辨
《漢語大詞典》:凌谇(凌誶,淩誶)
凌辱责骂。有苛求或斤斤分辨之意。庄子·徐无鬼:“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説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 明 归有光 《送王汝康会试序》:“宽者废弛而自纵,而严者凌誶尽察而无所容。” 章炳麟 《文学说例》:“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淩誶: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 凌 ”。
《國語辭典》:皂白不分(皁白不分)  拼音:zào bái bù fēn
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老残游记二篇》第八回:「毁人名誉的人多,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世界既不分皂白,则好人日少,恶人日多,必至把世界酿得人种绝灭而后已。」也作「不分皂白」。
《國語辭典》:皂白不分  拼音:zào bái bù fēn
皂,黑色。「皂白不分」比喻不分是非善恶。《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毁人名誉的人多,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
《國語辭典》:头上安头(頭上安頭)  拼音:tóu shàng ān tóu
比喻事物重复。《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这个不是,即斩头求活。」
《漢語大詞典》:屯毛不辨
汉书·沟洫志“ 河 復北决於 馆陶 ,分为 屯氏河 ” 唐 颜师古 注:“而 隋 室分析州县,误以为 毛氏河 ,乃置 毛州 ,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明人说部》:“ 王錡 寓圃杂记:‘ 元 有 全 某者,乃 宋渊圣 皇帝之母舅,在 元 学佛於 土番 ,号 合尊大师 ,有子亦从其教。后 元 主坐以説法聚众,皆杀之。’按 渊圣 乃 钦宗 追尊之号,至 元 朝已百六十餘年,何得尚存? 合尊大师 乃 德祐 帝也。盖 全 某系 德祐 母 全太后 之兄弟耳,而讹为渊圣,可谓屯毛不辨。”
《漢語大詞典》:晰毛辨发(晰毛辨髮)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于其间矣。”
《漢語大詞典》:宣辨
清楚地分辨。逸周书·太子晋:“ 师旷 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 朱右曾 校释:“宣,显。辨,别。命,以名命之也。”
《国语辞典》:莫辨楮叶(莫辨楮叶)  拼音:mò biàn chǔ yè
比喻模仿逼真,很难分辨真假。语本《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国语辞典》:是非分明  拼音:shì fēi fēn míng
明白分辨出曲直、对错。《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国语辞典》:慎思明辨  拼音:shèn sī míng biàn
谨慎的考虑并且分辨清楚。语出《礼记。中庸》。如:「追求知识要能慎思明辨,才能明白是非。」
《国语辞典》:当局称迷,傍观必审(当局称迷,傍观必审)  拼音:dāng jú chēng mí,páng guān bì shěn
身为当事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实的真相,而旁观者却可看得很清楚。《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