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心子
私衷
内面
心扉
胸心
肝怀
膺肺
胏腑
衿曲
方寸之间
内衷
中外
内外
脉脉
惊心
《漢語大詞典》:心子
(1).内心。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不仅身子是赤条条,心子也是赤条条。”
(2).指物体中心的部分。如:这棵树老得心子都空了。
(3).指馅子。 朱自清 《回来杂记》:“比起有心子的芝麻酱烧饼有意思得多。”
(4).方言。食用的动物的心脏。
《漢語大詞典》:私衷
犹内心。旧唐书·高宗纪下:“上谓 霍王元轨 曰:‘男 轮 最小,特所留爱,比来与选新妇,多不称情;近纳 刘延景 女,观其极有孝行,復是私衷一喜。’”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卑职之私衷,可以释疚。” 茅盾 《虹》八:“素来私衷敬爱的 梁刚夫 ,此时在 梅女士 的眼前,也变成了卑污渺小。”
分類:私衷内心
《國語辭典》:内面(內面)  拼音:nèi miàn
1.里面。如:「外套内面常有衬里。」
2.面向内地。比喻臣服中央。唐。令狐楚〈贺赦表〉:「百蛮梯航以内面,万国歌舞而宅心。」
《國語辭典》:心扉  拼音:xīn fēi
指情感或意识的门户、内心。如:「痛彻心扉」、「你何不打开心扉,与大家一齐同乐?」
分類:内心
《漢語大詞典》:胸心
(1).犹言内心;胸怀和气度。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怀逸藻於胸心,不寄意於翰素,则未知其有别於庸猥。”《花月痕》第七回:“他既有此胸心眼力,如何不知道我 杜采秋 呢?”
(2).借喻要害之地。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载 三国 魏 曹冏 上书:“一旦疆埸称警,关门反拒,股肱不扶,胸心无卫,臣窃惟此,寝不安席,思献丹诚,贡策朱闕。”
《漢語大詞典》:肝怀(肝懷)
犹内心。 晋 陆云 《与杨彦明书》之六:“永耀已葬,冥冥远矣,存想其人,痛切肝怀,奈何奈何。”
分類:内心
《漢語大詞典》:膺肺
犹内心。新唐书·封伦传:“善矫饰,居之自如,人莫能探其膺肺。”
分類:内心
《漢語大詞典》:胏腑
同“ 肺腑 ”。
(1).比喻帝王的亲戚。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胏腑,位极人臣。”一本作“ 肺腑 ”。
(2).比喻内心。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媿捧芝兰赠,还披胏腑呈。” 宋 苏辙 《送柳子玉》:“但求免讥评,岂顾愁胏腑。”
《國語辭典》:衿曲  拼音:jīn qǔ
心怀、衷曲。南朝梁。陶弘景〈答虞中书书〉:「辞动情端,志交衿曲。」
分類:内心
《国语辞典》:方寸之间(方寸之间)  拼音:fāng cùn zhī jiān
指内心。《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刘清之》:「古今未有俗不可变、弊不可革者,变而通之,亦在陛下方寸之间耳。」《红楼梦》第七八回:「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分类:内心
《漢語大詞典》:内衷
内心。例如:发自内衷的欢乐。
分類:内心
《國語辭典》:中外  拼音:zhōng wài
1.内心和外表。《逸周书。卷六。谥法》:「行见中外,曰悫。」
2.中国和外国。《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宣帝之世,会呼韩来降,故边人获安、中外为一。」
3.中央与地方。《汉书。卷九。元帝纪》:「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4.中表兄弟。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始,我父唯舅。』」
《國語辭典》:内外(內外)  拼音:nèi wài
1.内部和外部。《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2.修身和行事。《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3.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或规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做太太的人,只该坐在房里,替你装围碟、剥果子、当家料理;那有个坐在厅上的?惹得人说你家没内外。」
4.上下、左右,表示概数。《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唯闻得五样香气,遍满青州,约莫三百里内外,无不触鼻。」
《國語辭典》:脉脉(脈脈)  拼音:mò mò
眼神含情,相视不语的样子。《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也作「脉脉」。
《國語辭典》:脉脉(眽眽)  拼音:mò mò
眼神含情,相视不语的样子。如:「脉脉含情」。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也作「脉脉」。
《國語辭典》:惊心(驚心)  拼音:jīng xīn
内心害怕。唐。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红楼梦》第七三回:「俗语说的,物伤其类,唇竭齿亡,我自然有些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