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窟狡兔  拼音:sān kū jiǎo tù
聪明狡猾的兔子,往往有多处藏身的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唐。杜甫〈雕赋〉:「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荆棘,饱荒城之霜露。」也作「狡兔三窟」。
《国语辞典》:龟兔赛跑(龟兔赛跑)  拼音:guī tù sài pǎo
西洋寓言故事。叙述骄傲的兔子与勤勉的乌龟相约赛跑。兔子因自满与偷懒,于途中睡觉,终致败给乌龟的故事。寓有骄傲必败,勤奋不懈终能成功的教育意义。
《国语辞典》:伏枥守株(伏枥守株)  拼音:fú lì shǒu zhū
马伏在槽上等喂养,人守在树旁等来撞死的兔子,皆无何作为。借指安于现况。如:「他过惯了伏枥守株的日子,叫他振作奋发、刻苦耐劳,以求上进是不可能的。」
《国语辞典》:得兔而忘蹄  拼音:dé tù ér wàng tí
蹄,捕兔用的网。全句指捉到兔子,便忘记了捕网。比喻得意忘言。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多比喻为事情成功后,反而将当初的凭藉、依恃遗忘。
《国语辞典》:兔角龟毛(兔角龟毛)  拼音:tù jiǎo guī máo
兔子不会长角,乌龟不会长毛。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参见「龟毛兔角」条。
《国语辞典》:逐兔先得  拼音:zhú tù xiān dé
兔子在路上跑跳,谁先抓到就是谁的。语本《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比喻没有主人的东西,谁先得到便属于谁所有,别人无法再争。《三国演义》第六○回:「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将军欲取,某当效死。」
《国语辞典》:动如脱兔(动如脱兔)  拼音:dòng rú tuō tù
军队行动迅速,像逃脱的兔子一般。语本《孙子集注。卷一一。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后比喻动作十分敏捷。如:「他打起球来,动如脱兔,很难防守。」
《国语辞典》:跑兔子  拼音:pǎo tù zi
像兔子一样的跑来跑去。形容人个性好动,不能安静片刻。《金瓶梅》第五一回:「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原不是那听佛法的人。」
《国语辞典》:兔女郎  拼音:tù nǚ láng
1.指在花花公子俱乐部服务的女侍者。《花花公子》为美国的男性成人杂志,以系领结的兔子为商标,所设俱乐部中女侍造型也装扮成兔子模样,身著低胸连身束腹、黑色裤袜,并系领结,戴假兔耳及圆球状尾。
2.作兔子造型打扮的女性。
《漢語大詞典》:目兔顾犬(目兔顧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陈英士 《致黄克强书》:“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目兔顾犬,机尚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