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熙缉(熙緝)
犹光明。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明 李东阳 《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 明 祈顺 《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焞耀
光明。 汉 崔瑗 《河间相张平子碑》:“初举孝廉,为尚书侍郎,迁太史令,实掌 重 黎 歷纪之度,亦能焞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 有汉 。”
分類:光明
《國語辭典》:炤炤  拼音:zhào zhào
1.光明的样子。《淮南子。俶真》:「弊其元光,而求知之于耳目,是释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是之谓失道。」《南史。卷三三。范泰传》:「去白日之炤炤,袭长夜之悠悠。」
2.明察秋毫的样子。《荀子。儒效》:「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
《漢語大詞典》:烈精
光明。《文选·班固〈典引〉》:“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藴 孔佐 之弘陈云尔。” 蔡邕 注:“谓火, 汉 之德也。” 李周翰 注:“言 汉 德之盛,如火炎上有其光明。”
分類:光明蔡邕
《漢語大詞典》:颎光(熲光)
犹光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一:“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耀焞(燿焞)
光明。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究古始以宣流衍,頫法象以显燿焞。”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贞朗(貞朗)
光明。 晋 支遁 《释迦文佛像赞》:“致存言性,岂伊弘阐;日月贞朗,显晦周遍。”
分類:光明
《國語辭典》:明月  拼音:míng yuè
1.明朗的月亮。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2.指明珠。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汉。班固〈西都赋〉:「随候明月,错落其间。」
《漢語大詞典》: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國語辭典》:青天  拼音:qīng tiān
1.晴朗无云的天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数株桃树,森森耸翠,上接青天,枝叶茂浓,下浸池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2.形容贤明廉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老爷青天详察,主鉴不错。」
3.比喻清官。如称包拯为包青天。
《漢語大詞典》:月上
(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
(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谈氏 女子自 太原 初归。 维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罗诘 ,旧译 维摩诘 。
(3).佛教传说 月光童子 之妹。《德护长者经》卷下:“尔时,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闻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欢喜。”
《國語辭典》:赫赫  拼音:hè hè
1.显盛的样子。《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2.炎旱。《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國語辭典》:明德  拼音:míng dé
崇高显明的德性。《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弗汭,伐罪秦中。」
《國語辭典》:皇皇  拼音:huáng huáng
1.美盛鲜明的样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2.徬徨不安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袁绍既去了许攸,又去了张合、高览,又失了乌巢粮,军心皇皇。」也作「惶惶」、「遑遑」。
《漢語大詞典》:文明
(1).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2).指文采。与“质朴”相对。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3).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元 耶律楚材 《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4).谓文治教化。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臺阁尤蝉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鏑。” 前蜀 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6).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 以之。”后汉书·邓禹传:“ 禹 内文明,篤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 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现代的。《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9).合于人道。 郭孝威 《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