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杖顺(杖順)
(1).依从,顺从。陈书·毛喜传:“而 子高 受委前朝,名为杖顺,然甚轻狷……宜推心安诱,使不自疑。”
(2).谓顺循天理人心。《北史·隋纪下·炀帝》:“杖顺临逆,人百其勇,以此众战,势等摧枯。”新唐书·窦建德传:“大王奋布衣,起 漳南 , 隋 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
《漢語大詞典》:绪信(緒信)
依从信赖。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 张铣 注:“绪,顺;嬖,宠也。言 权 年少,勇气方盛,顺信所宠之臣也。”
分類:依从信赖
《國語辭典》:由不得  拼音:yóu bù de
1.不容许、不能依从。《红楼梦》第三七回:「他要来,又由不得他;不来,他又牵肠挂肚的。」也作「不由的」、「不由得」。
2.不禁、不得不。《红楼梦》第七一回:「凤姐由不得越想越气越愧,不觉的灰心转悲,滚下泪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看看这铺子很觉整齐,由不得自己赞道:『文明得极!文明得极!』」也作「不由的」、「不由得」。
《國語辭典》:择善而从(擇善而從)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语本《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选择好的去跟从、采用。《梁书。卷一○。夏侯详传》:「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唐。张九龄 敕议放私铸钱:「公卿百僚,详议可否,朕将亲览,择善而从。」
分類:选择依从
《漢語大詞典》:尾巴主义
指放弃领导,依从落后意见行事的思想倾向。 邹韬奋 《经历》三十:“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 茅盾 《子夜》十五:“如果我犯了尾巴主义的错误,那么,目前下级干部整个是尾巴主义!”
《漢語大詞典》:同类相从(同類相從)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国语辞典》:社会秩序(社会秩序)  拼音:shè huì zhì xù
社会中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形成结构化并可依从的情感互动与阶序模式。
《国语辞典》:随波漂流(随波漂流)  拼音:suí bō piāo liú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也作「随波逐流」。
《国语辞典》:长幼有序(长幼有序)  拼音:zhǎng yòu yǒu xù
依从年龄大小,恪守本分,礼让和谐而井然有序。如:「大家庭若能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即能和谐相处。」
《漢語大詞典》:靡所适从(靡所適從)
不知何所依从。 明 张居正 《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或减削太苛,有亏敦睦;或拟议不定,靡所适从。” 明 李贽 《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独儒家者流,汎滥而靡所适从,则以所欲者众耳。”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白旗》:“时各帅意见不同,卒无定计,甚至出令旋止,靡所适从。”参见“ 无所适从 ”。
《國語辭典》:无所适从(無所適從)  拼音:wú suǒ shì cóng
徬徨无主,不知如何是好。《宋史。卷三○二。贾黯传》:「二人临事,指踪不一,则下将无所适从。」《清史稿。卷二九三。谢济世传》:「若发号施令,小人得以摇夺,君子无所适从,国事未有不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