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分类词汇 4
《國語辭典》:明台(明臺)  拼音:míng tái
古时议政的地方。《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也作「翼室」。
2.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台。《后汉书。卷八一。范冉传》:「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唐。章怀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圹中也。」
《漢語大詞典》:青绶(青綬)
(1).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汉书·舆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 刘昭 注:“﹝青綬,﹞一号青緺綬。”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身在絳纱传六艺,腰悬青綬亚三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 清 方文 《送杜于皇北上廷试》诗:“旧交强半拖青綬,政府谁当坏白麻。”
(2).借指高级官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兵见 坚 士众甚整,不敢攻城”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陈郡 太守 胡軫 ……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綬,乃整齐耳。’”
(3).喻植物藤蔓。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萝纷披带青綬。”
《漢語大詞典》:卿尹
指高级官吏。晋书·庾纯传:“ 庾纯 字 谋甫 。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郡补主簿,仍参征南府,累迁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歷中书令、 河南 尹……詔曰:‘…… 纯 以凡才,备位卿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至 扬雄 稽古,始范《虞箴》,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
《漢語大詞典》:祖台(祖臺)
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清 陈维嵩 《与王阮亭先生书》:“此字去后,復接老祖臺手札,欲易墓表为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