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候置
驿站。 宋 范成大 《荔枝赋》:“走候置其万里,上玉宸与金鑾。”
分類:驿站
《國語辭典》:铺递(鋪遞)  拼音:pù dì
由驿站传递。《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朕尝欲得新荔支。兵部遂于道路特设铺递。」
分類:驿站
《漢語大詞典》:马站(馬站)
驿站。元史·地理志三:“本省马站六处。”《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站:每站用马夫骑马飞递公文也。南边水路用船,则曰水站。”
分類:驿站
《漢語大詞典》:驲站(馹站)
驿站。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山川之阨塞险要,馹站之迂直远近……已纤悉毕具矣。”
分類:驿站
《國語辭典》:水驿(水驛)  拼音:shuǐ yì
水上的驿道,为船只停泊的地方。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清。朱彝尊 河传。南陌词:「水驿山椒,路遥,落花如雨烟外飘。」
《漢語大詞典》:古驿(古驛)
古老的驿站。 唐 王周 《宿疏陂驿》诗:“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驛中。”
《漢語大詞典》:传信(傳信)
乘驿站车马的凭证。《汉书·平帝纪》“在所为驾一封軺传”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
《漢語大詞典》:乘传(乘傳)
(1).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史记·田儋列传:“ 田横 迺与其客二人乘传诣 雒阳 。”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汉书·文帝纪:“乃令 宋昌 驂乘, 张武 等六人乘六乘传诣 长安 。”
(2).泛指使车。清史稿·礼志十:“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
《國語辭典》:驿亭(驛亭)  拼音:yì tíng
古代驿站供行旅休息的地方。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九:「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唐。白居易 蓝桥驿见元九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國語辭典》:青泥  拼音:qīng ní
青色的污泥。唐。韩愈〈病鸱〉诗:「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宋。苏轼〈次韵答王定国〉诗:「传闻都下十日雨,青泥没马街生鱼。」
《漢語大詞典》:青泥城
古地名。在今 陕西 蓝田县 南。 东晋 刘裕 遣将入 武关 ,进屯于此,大败 后秦 之兵。元和郡县志·京兆府上:“县理城,即 嶢柳城 也,俗亦谓之 青泥城 。 桓温 伐 苻健 ,使将军 薛珍 击 青泥城 ,破之,即其处也。” 张驹贤 考证:“‘泥’作‘埿’,与 嶢柳 非一地…… 顾祖禹 曰:‘ 嶢柳城 ,今 蓝田县 治。 青泥城 ,在县南七里。’”
《漢語大詞典》:青泥岭(青泥嶺)
岭名。在今 甘肃省 徽县 南。历来为 甘 陕 入 蜀 之要途。元和郡县志·兴州:“ 青泥岭 ,在县( 长举 )西北五十三里 接溪山 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 青泥岭 。”
分類:甘肃历来
《國語辭典》:驿楼(驛樓)  拼音:yì lóu
供邮传人员和官员旅宿的处所。唐。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诗:「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分類:驿站楼房
《漢語大詞典》:置邮(置郵)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漢語大詞典》:山驿(山驛)
(1).山中驿站。 唐 李商隐 《梦令孤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宋 柳永 《散水调·倾杯》词:“小檝夜泊,宿苇村山驛。”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五:“水驛仍山驛,长亭又短亭。”
(2).山间的驿道。 清 洪亮吉 《晓发曹娥江》诗:“川程此迢递,山驛方峭拔。”
《漢語大詞典》:驿程(驛程)
驿站之间的里程。 金 董师中 《自临洮还》诗:“ 临潭 仍是 汉 家城, 积石 相望十驛程。”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之一:“弱质辞官责,归心数驛程。” 清 舒位 《送唐符川明经之西宁》诗:“情话思亲戚,离愁数驛程。”
分類:驿站里程
《漢語大詞典》:拥传(擁傳)
谓出使。因使用驿站的车马,故云。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拥传咸翘首,称觴竞比肩。” 唐 张众甫 《送李司直使吴》诗:“使臣方拥传,王事远辞家。” 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 昆明池 水静无波,拥传新从 僰 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