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露寝(露寢)
(1).即路寝。露,通“ 路 ”。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齐景公 为露寝之臺。” 向宗鲁 校证:“露,晏子春秋作路。”晋书·文帝纪:“﹝ 咸熙 二年﹞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周书·武帝纪下:“﹝ 建德 六年夏四月﹞庚戌,大会羣臣及诸蕃客於露寝。”参见“ 路寝 ”。
(2).露宿。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焦先:“野火烧其庐, 先 因露寝。遭冬雪大至, 先 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 唐 郑氏 《女孝经·贤明》:“ 虞丘子 不知所为,乃避舍露寝,使人迎 孙叔敖 而进之。”
《漢語大詞典》:路寝(路寢)
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诗·鲁颂·閟宫》:“松桷有舄,路寝孔硕。” 毛 传:“路寝,正寝也。”文选·张衡〈西京赋〉:“正殿路寝,用朝羣辟。” 薛综 注:“ 周 曰路寝, 汉 曰正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古所谓路寝,犹今言正厅也。”
《漢語大詞典》:路宿
露宿。住宿在野外。路,通“ 露 ”。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 禹 蹙洪水,身亲其劳,泽行路宿,过门不入。” 汉 焦赣 《易林·损之蛊》:“乘牛逐驥,日暮不至,路宿多畏,亡其騂騅。”
《漢語大詞典》:暴处(暴處)
露宿。《韩诗外传》卷一:“ 邵伯 暴处远野,庐於树下,百姓大説。”
分類:露宿
《漢語大詞典》:露止
露宿。后汉书·张禹传:“陛下体烝烝之至孝,亲省方药,恩情发中,久处单外,百官露止,议者所不安。”
分類:露宿
《漢語大詞典》:露眠
露宿于野。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六:“露眠不管牛羊践,我是 钟山 无事僧。”
分類:露宿于野
《國語辭典》:睡袋  拼音:shuì dài
旅行或露营时所携带的轻便袋形寝具。
《漢語大詞典》:扎野
(1).见“ 扎也 ”。
(2).野外露宿。 张志民 《死不着》诗:“石塘里扎野,庙台上睡;我‘死不着’变成了讨乞鬼。”
《漢語大詞典》:扎也
女真语。侍从,侍卫。金史·徒单合喜传:“ 合喜 魁伟,膂力过人,一经闻见,终身不忘。 天辅 间,从 金源郡王 娄室 为扎也,甚爱之。”金史·忽覩传:“选诸猛安富人子弟为扎野,规取财物。”
《國語辭典》:倒街卧巷(倒街臥巷)  拼音:dǎo jiē wò xiàng
倒卧在街道巷旁。指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水浒传》第二一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你再把这两间房卖了,咱可倒街卧巷的。」
分類:露宿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