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琴剑(琴劍)  拼音:qín jiàn
琴与剑,为古代文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有才有艺。唐。薛能 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國語辭典》:罗帕(羅帕)  拼音:luó pà
丝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算计定了,清晨未及梳洗,将一个罗帕兜头扎了,一口气跑到渡口来。」《红楼梦》第八九回:「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续续早已湿透了罗帕。」
《國語辭典》:腰缠(腰纏)  拼音:yāo chán
随身携带的钱财。《里语徵实。卷下》:「腰缠十万: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虞初新志。卷五。秦淮健儿传》:「无用物!盍解腰缠来献!」
《國語辭典》:腰缠万贯(腰纏萬貫)  拼音:yāo chán wàn guàn
比喻财富之多。《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再要讲到夜间严谨门户,不怕你腰缠万贯,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系,用不著客人自己费心。」
分類:富有
《漢語大詞典》:瓢笠
(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慧秀:“未几, 吴 转江右兵使出山, 慧秀 遂弃瓢笠称山人,茹荤娶妇。”
(2).借指行踪。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爷旷代奇才,名闻荒裔。瓢笠到处,必有逢迎。”
《國語辭典》:亲兵(親兵)  拼音:qīn bīng
随身保护长官的卫队。《晋书。卷四三。山涛传》:「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也称为「亲军」。
《國語辭典》:身边(身邊)  拼音:shēn biān
1.身旁周遭。《红楼梦》第二四回:「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能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
2.身上。
《漢語大詞典》:七事
(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周礼·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覲、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郑玄 注:“七事,谓先四,如之者三也。”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 韦昭 注:“七事,天、地、民、四时之务。”
(3). 唐 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噦厥、针筒、火石。 唐 张九龄 《敕识匿国王书》:“今授卿将军,赐物二百疋,锦袍、金鈿、七事。”
(4).同“ 七件事 ”。 明 《投梭记·逼娼》:“自从你父亲亡后,家中十分艰窘,开门七事,那一件不在做娘的身上。”
《漢語大詞典》:体上(體上)
身上。指日常随身的。魏书·傅竖眼传:“ 乾爱 云:‘汝岂可著体上衣服见 垣公 也?’时 垣护之 为刺史。 灵越 奋声言:‘ 垣公 ! 垣公 !著此当见南方国主,岂 垣公 也。’”
《國語辭典》:轻赍(輕齎)  拼音:qīng jī
方便携带的装备。《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约轻赍,绝大幕。」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漢語大詞典》:轻赍银(輕齎銀)
元 明 以来,税粮、漕粮、马草等折收银两的部分,叫“轻齎银”。 清 代漕粮加征的耗米,除随船给运四斗外,其余耗米折征银两,并按兑运远近规定数额。见清史稿·食货志三明史·食货志三:“轻齎银者, 宪宗 以诸仓改兑,给路费,始各有耗米;兑运米,俱一平一鋭,故有鋭米;自随船给运四斗外,餘折银,谓之轻齎。”
《漢語大詞典》:佩囊
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成都恶事》:“莫晓其为何物,姑收置之佩囊中。”清史稿·高宗本纪:“二月甲午朔,获 林爽文 ,赏 福康安 、 海兰察 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参见“ 佩袋 ”。
《漢語大詞典》:佩袋(珮袋)
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古今制度,有一时创获,其后循用不可变者。如前代之笏囊,与本朝之佩袋是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敏行 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红纱囊之。虽中外称便,而广除中清越之音减矣。”
装玉佩的纱袋。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珮袋》:“ 嘉靖 中,世庙升殿,尚寳司卿 谢敏行 捧寳。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因詔中外官俱製珮袋,以防勾结。”
《國語辭典》:侍人  拼音:shì rén
侍奉君王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
《漢語大詞典》:内军(内軍)
随身的亲军。旧唐书·程知节传:“时 密 於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驃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
分類:随身亲军
《漢語大詞典》:近身
(1).跟随身边,贴身。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不想 小梅 这妮子年二十岁,婆婆为他精细,着他近身扶侍老夫,如今腹怀有孕,未知是箇女儿小厮儿。”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今日早间圣人赐老夫一女……近身伏侍老夫,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未敢便收留他。”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与你娶一箇年纪小的、生的好的,近身扶持你。若是得一男半女,可不好那。”
(2).紧挨身体。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袒衣衵服》:“裼袒衣,盖近身之衣。”
(3).靠近身体。镜花缘第七九回:“弓是直开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离怀甚远。”
(4).指接近某人。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则爱他的师傅,一近身时就潇洒快乐了许多。”
《國語辭典》:荷包  拼音:hé bao
1.随身佩带的小囊袋,用来装钱币或零星的小东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倪廷珠荷包里拿出四两银子来,送与弟妇做拜见礼。」《红楼梦》第八回:「贾母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2.泛指钱包或口袋。如:「我的荷包里已经没有半毛钱了。」
《國語辭典》:携带(攜帶)  拼音:xī dài
1.随身带著。《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身边所有银子,不便携带,恐有失所,要寻个寄放的去处。」
2.尊称别人对自己的提携帮助。《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多谢携带。我是清白汉子,不吃这样不义无名之酒。」